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乌市民间借贷调查:借20万还80万市民不堪高利贷自杀
2011-11-17 14:21: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市民陈娟(化名),因无力偿还“滚雪球”式的民间借贷利息,最终选择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这一悲剧在乌鲁木齐市引起市民对民间借贷热议。近日,《法制日报》记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市民陈娟(化名),因无力偿还“滚雪球”式的民间借贷利息,最终选择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这一悲剧在乌鲁木齐市引起市民对民间借贷热议。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乌鲁木齐市,“急需钱,找×××”、“无抵押免担保”、“一小时拿到贷款”的贷款小广告随处可见。记者对乌市民间借贷现象进行调查后发现,这种借贷方式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存在很大的风险。

  本报记者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梁建龙

  “我受不了了,没法面对我的家人。”这是陈娟群发给好友的最后一条短信。之后,陈娟跳楼自杀。

  11月4日,记者联系到陈娟的好友管女士,管女士告诉记者,陈娟自杀是因为还不起钱。“陈娟本打算今年年底与男友完婚,但一直没有凑够买房子的钱。今年年初,她向一位‘朋友’借款20万元。但最后不知怎么回事,加上利息和本金就变成了80多万元,陈娟只是一家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月薪不过2000元,巨额借款让她选择结束生命”。

  家住乌鲁木齐市邮政公寓的黄玉珍(化名)老人也很烦恼。2008年10月,黄玉珍通过邻居得知,借钱给别人可以获得高收益,她和老伴在了解了具体操作流程后,将家里的30万元存款借给了一家名为“泰宏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强生:季铵盐-15将在两年内退出婴儿产品
下一篇:上市前夕让渡子公司金辉控股权 佛塑科技断臂为何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