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由于封杀尺度不明确,一些银行仍在观望
年关将至,各家银行“揽储”行动再起。近来多家银行均上调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少产品收益率甚至上浮了0.4~0.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监管层叫停了一个月期限内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之后,银行年底吸存压力陡增,而滚动型循环理财产品这种开放型产品取而代之,成为各家银行力推的“新宠”。
短期理财产品仍在发售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持续火爆,已经冲破了往年存款独大的局面,充当了“揽储”大战的主角。各家银行或通过控制产品到期期限,或利用募集期限差,再以高利率来吸引资金增加时点存款,以应付季末、年中存贷比考核。尤其是在今年银根紧缩、存款不断外流的情况下,不少银行人士将年底的“揽储大战”称作“终极一役”。
在这种背景下,短期产品冲存款似乎出现屡禁不止的迹象。日前信息时报曾报道,广东省内银行从11月中旬开始停发1月期以下理财产品,然而记者从银率网统计数据看到,当前不少短期理财产品仍处于在售状态。昨日,某银行就接连发行了两款理财产品,期限均为28天,收益率分别为4.1%和4.0%。而在11月20日,一国有大行也发行了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31天,预期收益率也达到了4.30%。而在之后几天,另两家国有大行也还有几款短期理财产品将要发售,其中一款31天的理财产品“恰好”在12月30日到期,收益率高达4.9%,不禁让人想到了时点设计。
对于这种现象,一国有大行理财人士告诉记者,虽然银监会已经口头上发出禁令,但由于各家银行安排有所不同,因此目前的执行力度并不一致。“现在大家不清楚的是,银监会封杀的尺度如何,哪些产品可以发哪些不能发,如何管怎么罚,这些都不清楚,所以一些银行虽然暂停了排期内的产品,但也有一些银行仍在观望。”
收益率普遍提高
虽然对于短期理财产品的“封杀”尺度尚有迟疑,但在此年末揽储的关键时点,不少银行均明显上调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部分银行还打出了“限时促销”的宣传语,吸引投资者在年前认购。
11月2日, 的天天万利宝、招行的金益求金、深发展的周添利等产品,近日发行量都显著提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开放型产品的兴盛状态表示担忧,因为监管层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防范资金“一日”游现象,而开放型产品也很容易出现资金大进大出的不稳定情况,如果该类产品盛行,监管层此后很可能也对其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