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地方财团掘金保险业 扩张需谨慎
2011-12-02 18:16: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处于发展期的保险市场正被地方财团视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掘金之地。据统计,今年以来获得批准筹建的保险公司有13家,其中多数具有明显的地方印记。  专家指出,地方性险企能否承受公司的盈利预期、持续注...

    处于发展期的保险市场正被地方财团视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掘金之地。据统计,今年以来获得批准筹建的保险公司有13家,其中多数具有明显的地方印记。
  专家指出,地方性险企能否承受公司的盈利预期、持续注资以及其经营能力等问题,都有待时间检验。此外,在市场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果地方性险企数量增长过快并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国内保险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集团的目标越来越远。

  地方财团身影频现

  新兴的地方性保险公司的崛起正成为险企扩容的新生力量。根据保监会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获得批准筹建的保险公司有13家,其中地方系保险公司表现抢眼:吉祥人寿、东吴人寿、长江财险、前海人寿、珠江人寿、诚泰财险、弘康人寿等,都有着明显的地方印记。
  从已成立公司来看,总部均设在主要省会城市,股东结构也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背景。以总部在湖南的吉祥人寿为例,其发起的股东包括湖南财信、湖南高速、中联重工等一批地方国企和知名企业。注册地在武汉的长江财险,其股东武汉钢铁集团和湖北能源集团公司也均是政府扶持下的当地大企业。注册在广州的众诚汽车保险由广汽集团、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母公司为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公司筹建。
  事实上,当地大型企业和知名企业对筹建保险公司依然动力十足。据报道,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分别与省内其他大型公司出资成立包括财产险、寿险和养老险在内的3家保险公司,目前寿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牌照正在申报中。
  上述行为并非个案,此前有消息称,包括江苏、四川、江西等地在内,多达十余家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筹备的财险公司也正在等候保监会批文,其中地方国企是出资的主力。去年底,时任保监会主席的吴定富就透露,当时已接到100多个新设保险公司的申请,多是由地方政府、大企业提出的申请。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诱惑

  地方财团热情如此高涨,原因除国内保险市场仍有很大行业空间之外,更重要的是能为其能带来诸多利益:规模较大的集团化企业,希望通过自建险企消化内部的保险需求。同时,获得保险牌照也被视作打造金融集团的重要一步。
  以鑫安汽车保险公司为例,由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诸多“一汽”企业组建,将在一汽集团整车生产和零部件生产所在省份开展业务,分享车险诱人的大蛋糕。而正在筹建东吴人寿,则是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搭建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创投”等地方综合金融平台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谋求区域性金融中心也正各地方政府的新战场,因此,很多地方保险公司的建立都会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为区域金融中心增添竞争筹码,是各地政府争建地方性险企的主要动力。”一位地方险企人员解释,地方可借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避免所纳税款和保险资金向外地流失。
  行业人士分析,地方系的保险公司,由于其股东资源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一些业务将从原来投保的险企转移到这些公司,会对当地保险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将受到挑战。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五大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由去年同期的88.21%降至今年三季度的80.78%。

  成长性仍待考验

  在大批地方性财团将触角伸向保险业的同时,一些隐忧也如影随形。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认为,保险业务与传统行业、其他金融行业的业务完全不同,险企尤其是寿险公司的盈利周期较长,股东的经营项目如果与保险毫无关系,则对从传统行业引入的股东的实力、耐心都是考验。
  另外,地方性保险公司背靠地方政府和国企这些“大树”,会不会因此产生地方保护主义,进而影响到保险业内的公平竞争?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各地方性保险公司尤其是财险公司的业务往往先在股东身上起步,又会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承保省内各种大项目、大工程,政策上的倾斜必定会对现有保险公司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在筹建批复的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地方性险企开业后,两年内在当地开展业务,两年后视经营管理水平、业务发展状况和人才储备情况,再逐步将业务扩展到其他省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地方性保险公司的成长性如何仍待时间考验,如果扩张过快,业务发展至外省之后,其股东优势未必能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地方性险企的风险控制能力也令人担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应谨慎审批地方性保险公司。他指出,“保险业以‘大数法则’为经营基础,要求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分散。而地方法人险企局限于一个区域,且股东多为本地股东,区域性灾害一旦发生,或将产生连锁反应。
  此外,郝演苏还认为,由于市场资源有限,而目前中国还没有能够在国际保险业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真正保险公司,因此在组建审批保险公司的时候不能简单的追求数量。“如果资源有限,地方政府又很少谋求专业化的发展,而这些地方保险公司利用政府优势也不做专业化发展,只是通过地方政府支持控制优秀资源,这很可能导致大型保险公司在地方丧失大型商业项目及优质团体业务,降低议价或承包能力,被边缘化为零售机构,从而距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集团的目标越来越远。”郝演苏说。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注新兴产业与周期行业投资机会
下一篇:保监会严打 2年罚保险机构110家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