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30天仅仅多了一天,31天理财产品就不算作短期产品,银行的精明在此凸显无遗。但如此一来,作为监管者一方的精明岂不是黯然失色?理财产品上的“猫鼠游戏”,充分见证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12月1日,上海浦西一家银行大堂经理正不厌其烦地向客户推荐当天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31天。这个数字刚好跨过了银监会严格限制的“30天”,在“警戒线”外兜售产品的银行职员显得游刃有余,不忘告诉客户:“最近会有多款30天出头的产品发售,收益相对较高,可以选择一款购买。”
年末理财“主打”31天
时间上超过一个月,又跨越了12月31日的年关,银行乐得用来冲存款额。《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查阅后得知,多家银行已经推出了自己的31-35天的理财产品,且这类“擦边理财产品”认购金额都较高,均为5万元及以上。据了解,
40多天期的产品预期年收益均在5%左右,不过认购金额普遍是10万元起。
此外,银行还纷纷将滚动型循环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调,积极向客户推销滚动型的递进式理财产品。据了解,滚动型产品属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申购或赎回。投资周期较短,通常以1天、7天或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若客户不赎回,当期的投资收益和本金则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
记者注意到,建行自11月25日起上调了三款滚动型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上调最高达0.47个百分点。工行、光大、浦发等银行在不久前也分别将一些产品收益率上调了0.2、0.7、1.4个百分点,有力加强了“化短为长”揽存的力度。
六个月以下成明年主流
进入11月份以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正逐渐攀爬到阶段性高峰,中长期限的产品也正在逐渐升温。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截至11月24日,本月3至6个月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区分投资对象的整体预期收益率已经升至5.15%,高于今年6月的4.39%及1月的3.53%的单月收益率水平,达到年内最高水平;6个月至1年的收益率水平也提高至5.36%,高于年中及年初的4.83%和4.22%的当月收益率,同样为年内最高。
华创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理财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每当临近年末,银监会便会要求银行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标准,今年还严禁银行通过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在此背景下,中长期产品发行数量及预期收益率出现上扬趋势也是顺势而为。
“除却年关将近揽存加速的因素,中长期限产品年化收益提高也是银行应对市场主动做出的结构性调整。现在一是加息预期减弱二是短期理财产品变少,百姓更愿意将资金投放到中长期较稳定的收益品种上。我认为明年理财产品可能会以6个月以下的为主。”该分析师表示。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银行年末猛打擦边球
2011-12-02 19:36:3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比30天仅仅多了一天,31天理财产品就不算作短期产品,银行的精明在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众前11月产销破百万辆
下一篇:信贷资产成银行风险不定时炸弹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