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新三板扩容悬疑:是否向个人开放 转板仍悬而未决
2011-10-21 10:00:57   来源:理财一周报   评论:0 点击:

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年度八大工作重点中,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放在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

  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年度八大工作重点中,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放在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

  当时尚福林指出:“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抓紧启动中关村(6.04,-0.01,-0.17%)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

  9月份,中国证券业协会密集批准5家券商新三板业务资格;10月12日,国务院会议强调“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一时间,新三板扩容将加速的说法再度被人反复提起。

  扩容提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会议决定,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和财税支持。

  在信贷政策的第三条,特别提到,要“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而这正是A股市场讨论已久的新三板建设问题。

  从目前各方面汇总得到的信息看,有关方面正在加速完善“新三板”扩容的有关细节,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很大。其中,惯例安排在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对“新三板”的建设给出明确的定位。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务院会议传达的精神来看,场外市场建设作为解决小型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已被列为重点工作,而新三板作为场外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容速度可能会加快,之前市场预期的将在年底推出的新三板扩容方案可能会提前到11月中旬。

  但是,从最新的动向来看,相关证监局都还未接到关于新三板的任何新的文件,目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动员园区内的企业进行股份制的改造。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导致新三板迟迟未能推出的原因,主要还是面临未来监管上的难题。

  如果是按照将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的科技园区的话,其涉及的园区企业数量将达到上千家甚至上万家,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目面前,仅靠证监会很难完全满足监管要求。另外,对于新三板的企业采取何种监管标准,各个部委间如何相互配合,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新三板的成立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因为发展场外市场,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使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建立直接融资模式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前中小板、创业板实际上就是这个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不可能彻底解决。

  新三板门槛低、容量大,也会进一步刺激 VC/PE 的发展,而 VC/PE 也会进一步向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这样整个市场可能就会搞活,就会在更大层面上支持中小企业。

  三箭齐发

  新三板的定位应是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其作用是解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服务需要。如果把整个资本市场体系比作金字塔的话,新三板市场应是塔基。新三板扩容就是构筑塔基的过程。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认为,新三板技术准备已充分,在政策支持下,扩容已经箭在弦上。扩容将在挂牌企业、主办券商和投资者等方向上三箭齐发,其终极目标是打造全国性OTC市场。

  有迹象表明,在监管层的推动下,新三板从挂牌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三重维度快速扩容的大幕已经拉开,这包括挂牌公司范围逐步扩充、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并向个人投资者放开等。

  但我们认为,快速扩容,并最终建成全国性OTC市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短期来看,鉴于OTC市场的高风险属性以及监管层对市场制度创新一贯稳步推进的监管思路,我们判断,OTC市场的扩容也将秉承其他市场创新“先试点后铺开”的政策指向逐批渐次放开。从新三板的挂牌、定向增资、转板等既有制度创新来看,无不体现了这一政策思路。

  目前,中关村园区企业在新三板的挂牌数为91家,仅占中关村园区内十大产业企业总数的0.60%、园区企业总数的0.47%。而经国务院批准、与中关村类似的国家级高新区有83个,其中40多个已经提出了申请。

  业内人士预计,首次纳入扩容试点的园区在 15-20个,根据企业挂牌的时间、高新区已做准备的企业个数,新三板市场新增企业个数应该在 50-80家之间,而未来两到三年,随着纳入新三板的高新园区增多,新增速度应该会加快。

  目前在这83个国家级高新区内企业共有5.37 万家。如果按照10%的挂牌率来测算,新三板最终的挂牌企业数量将超过5000家,是现有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两倍。

  向个人开放

  其实,2006年新三板面世,一开始的交易规则是,不管是机构还是自然人,只要在主办券商营业网点开户,就可以进行挂牌公司交易。

  但受限于最小报价单位为3万股/手,能参与交易的个人投资者数量较少,市场交投活跃度也一直较低。

  2009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修改试点办法,规定“自然人投资者只能买卖其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持有或曾持有股份的挂牌公司股份”。个人投资者投资新三板的大门暂被关闭。

  但当时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个人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市场的口子“并未封死”,适当时候还将考虑重新引入个人投资者。

  目前,随着场外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新三板市场也将向个人投资者重开大门。

  重启个人投资大门后,交易的最小单位也有可能从3万股降低到1000股,这样将更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的涌入。

  同时,新三板市场将对个人投资者实施适当性管理,在标准上,可能会借鉴创业板、股指期货的合格投资者标准,参照“股龄不低于2年,资金不少于50万元”拟定。

  配套政策框架初定

  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及配套政策的框架已经悉数制定完毕,将实行主办券商的分类监管制度,并确定引入做市商制度及降低个人投资者入市交易门槛等措施,有关的信披及审核配套机制也已完善。

  据悉,主办券商的分类评级标准为:一是根据主办券商推荐的企业质量,其公司业绩在挂牌后表现、成长性等;二是根据挂牌后企业的信息披露工作是否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评级较高的券商其好处在于承揽项目上具有一定品牌优势,例如被评为A级将比被评为B级的券商在进行承揽时更有说服力。

  已经较为确定的方案还包括:

  交易制度将由“报价议价”改为做市商制度。这样的话,现有的主办券商也将参与新三板的交易,市场交投将更为活跃,企业实现融资更容易了。

  为同一只股票做市的做市商数量在2家以上,身份需向社会公开;通过双向实时报价的形式向投资者传达估值信息;要求做市商持仓3%至10%,以降低其囤积炒作的可能性;同时要求做市商以自有资金在其报价水平上与任意投资者成交,让其为虚高的报价“埋单”。

  业内人士认为,做市商交易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直接交易依然存在。

  退出机制也就是新三板公司通过发行IPO转板到二级市场,新三板起到了绿色通道的作用。

  随着新三板扩容,挂牌公司数量增加,转板机制有可能出台,只是如此重大的制度安排恐怕并非朝夕之功。

  具有国资背景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如果新三板大规模扩容,主管部门可能会由证券业协会变为证监会的非上市公司监管部。

  券商“抢食”

  与现在券商的积极态度相比,前几年一些“实力派”的券商并没有把新三板当回事。现在新三板要变成“肥肉”了,券商们就开始做“抢食”准备。

  随着新三板改革路径呼之欲出,各家投行争相挤入主办券商阵营。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末,中关村股价报价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新添12家主办券商,而去年同期的新增券商数量仅4家。

  今年以来,获得新三板主办券商业务资格的投行达12家,目前新三板主办券商总数已达54家。往前追溯,2006年初新三板开闸时,中信证券(11.37,0.05,0.44%)、申银万国、国信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30.96,0.06,0.19%)等11家投行首批获得主办券商业务资格,但此后几年新增数量较少,2007—2009年,新三板年均新增主办券商数量仅约5家。

  冷热交替的临界点在2010年四季度。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1至9月,中原证券、金元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10.77,-0.07,-0.65%)4家投行相继获得主办券商资格;而10月至12月,新三板主办券商新增 10家之多,由此,2010年新三板新增主办券商达14家。而从目前态势看,今年新三板主办券商的增量或将超过去年。

  截至10月9日,申银万国以36次参与新三板企业挂牌位居榜首,国信证券以17次、西部证券以16次分列二、三位。

  从时间节点分析,国内投行纷纷申请新三板“通行证”,显然是冲着新三板扩容的巨大商机而去。

  但在眼下,新三板的主办券商多数亏损。据投行人士介绍,目前新三板的主办券商收入结构中,绝大部分是企业改制财务顾问费,另有少部分挂牌推荐费,此外就是再融资的中介费用,由于新三板交易不活跃,券商佣金收入非常有限。与A股IPO及再融资项目相比,来自新三板的业务收入更是显得微乎其微。

  高新园区摩拳擦掌

  自从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把新三板扩容列为今年的八大工作重点之一,各大国家级高新区就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首先进入试点的国家级高新区有15-20家。资料显示,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新区有望率先纳入扩容试点,包括上海张江、成都、合肥、苏州、无锡、武汉、西安、重庆、长春、天津、广州、深圳、大连、南京、常州、杭州、济南等高新区。部分试点园区情况如下:

  上海张江高新区

  目前,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已有36家企业明确了挂牌交易的意向。作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的工作之一,场外市场建设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市将在今年重点推进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非上市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进行股份转让工作。张江高科(8.69,0.04,0.46%)已被广发证券推荐为新三板扩容的最佳投资标的之一。

  ◆种子企业

  安达通 顶尖的网络安全传输平台供应商。

  上海华岭 集成电路测试软件开发、芯片验证测试分析、芯片测试和探针卡制造与服务。

  火速网络 建立基础网络服务、网建业务、推广和转化服务、信息化及增值服务。

  浦东软件 从事信息安全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技术服务。

  宇度医学 从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苏州高新(5.06,0.01,0.20%)区

  苏州高新区专门为新三板试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服务小组,还专门出台了对前5家在新三板成功备案挂牌的企业额外奖励50万元的政策。目前,已经完成了上市企业的梯队建设,并确立了重点推进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名单。

  ◆种子企业

  民生科技 主营医药、农药中间体、感光材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三光科技 从事电加工机床的研发、生产、销售。

  路之遥 专业生产各类微电脑控制器、精密连接器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华芯微 致力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与销售。

  赛华仪控 从事火电厂炉内水处理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现有股份制企业87家,其中上市企业21家。2010年实现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同比增长25.1%;财政收入155.6亿元,同比增长35%,综合排名位列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是其三大主导产业,具有七大特色产业集群。

  2007年,成都高新区向证券业协会和科技部提交新三板试点园区申请,目前已锁定50余家新三板重点后备企业,其中15家已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约,还有多家企业即将签约。

  ◆种子企业

  安可信 气体安全监控专家及服务提供商。

  鹏业软件 为电子政务、房地产管理、工程造价等提供应用软件及信息系统服务。

  润兴消毒 高端消毒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消毒剂领军企业。

  贝瑞光电 红外、激光精密光学元件研发制造企业。

  明广市政 高分子复合材料防盗井盖等节能环保市政材料制造商。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作为第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武汉东湖高新(8.79,0.00,0.00%)区以建设成为全球光电子产业中心、新兴产业发展试验区、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为目标,重点打造光纤光缆、激光及光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产业。

  目前,东湖高新区内,江汉仪表、兴图新科等12家园区企业与券商签订合作协议,已提交申报备案材料的有蓝星科技、武大有机硅、科益药业、海创电子等4家企业,共计有16家企业组成了冲刺新三板的“第一梯队”。还有28家意向企业将作为“第二梯队”准备补充。所有的储备企业注册资金均超过了500万元。

  ◆种子企业

  海创电子 主要生产航天、航空、军工领域使用的石英晶体器件、压电陶瓷等产品。

  武大有机硅 有机硅新材料全球服务商,拥有国家级有机硅研发中心。

  江汉仪表 石油仪器、仪表的生产制造、研发及国内外销售。

  科益药业 抗病毒药物专业一体化制造商。

  蓝星科技 主营车载信息化及相关领域的嵌入式软硬件产品。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三板 扩容 悬疑

上一篇:华宏科技IPO过会 睿华投资顾问+入股获利数十倍
下一篇:山西太原:房地产企业价格违法将面临罚款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