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邦股份涉“重大包括选矿药剂、磷酸三辛酯、次氯酸钠等。该化工厂旁边,有两条小河直通渤海,其中一条河流连接浩岭水库流出。
上述百位村民联名举报材料反映说,恒邦助剂产品中包括“含有剧毒的(化工原料)黄药。”举报材料写到,“恒邦化工助剂位于烟台市牟平区武宁镇,该镇有学校,人口居住稠密,该厂周围村庄常年气味刺鼻难闻,厂区周围沟河因被严重污染,农民无法正常生活和生产。”
据了解,在恒邦助剂工厂旁边,有一个村庄叫小埠子村,该村据称有800人。
26日下午,记者来到小埠子村实地调查。一座围墙将恒邦助剂厂区与小埠子村隔开,墙根有一条污水渠,“(恒邦助剂排放污水)一年到头啊,基本上不断。”在小埠子村一家养殖场工作的张红梅 (化名)向记者表示。
记者以参观考察的身份进入小埠子村村民王富民家,王富民表示,恒邦助剂排放的污水和废气让他们蒙受了损失,“果园的树死了。早上都不敢开窗。”他说,果园就在“化工厂后面。”
王富民告诉记者,村民曾找到恒邦助剂说理,“村里老百姓把大门都堵上了,都不行。”
恒邦化工、恒邦助剂以及恒邦股份,均系恒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连线了恒邦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延瀚,就恒邦化工、恒邦助剂被村民举报,疑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求证。张以“正在外面谈事”、“不熟悉生产、环保问题”为由拒绝接受记者采访。
环保局人士:不要听投诉人的
昨日,记者连线烟台市牟平区环保局一名官员。对于记者日前报道的“恒邦股份总部存在露天氰化渣场”,这名官员回应说他知道,“恒邦冶炼(即恒邦股份)本身有个‘红土’堆放场地。”
谈到“恒邦股份仅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才打开污水处理系统”,这名官员语气激动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说,“排污系统必须是24小时运行,只要是正常生产,污水系统必须要运行,它怎么能不打开。它必须是打开的,实实在在是打开的。”
记者就恒邦化工污水疑排入渤海,以及恒邦助剂污水、废气疑影响小埠子村等事宜向其进行求证,他表示不愿接受电话采访,“这个问题不要听老百姓的,或者投诉的(人)他们怎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