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以房养老遇多重阻碍
2011-11-03 17:34:3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当今中国已经步入到老年社会,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岁以上的老人是1.78亿,占到总人口的13.3%。那么,在公共财政无力解决所有养老问题的情形下,“以房养老”的模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

  当今中国已经步入到老年社会,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岁以上的老人是1.78亿,占到总人口的13.3%。那么,在公共财政无力解决所有养老问题的情形下,“以房养老”的模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老年朋友的极大的关注。与此同时,“以房养老”因为在实际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广受争议。到底什么是以房养老?怎样以房养老?以房养老的模式在我国是否可行?中国人到底需要怎样的一种养老的方式?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张鸿共同评论。

  推行“以房养老”遭遇多重障碍,上海试点多年,无奈宣告夭折,为何“以房养老”模式会深陷困局和争议?

  以房养老存争议,70年后房屋产权到底属于谁,话题讨论热度在加码,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可以自动续期,但并没有相关法律明确续期所需的费用。北京市律师协会物权法主任蔡耀忠表示,这才是以房养老能否推行的关键。

  蔡耀忠(北京市律师协会物权法委员会主任):能不能够实现以房养老这样一个目的,关键取决于土地使用权70年期满以后,是不是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如果需要补交的话,补交的标准是高还是低,如果不需要补,或者说需要补交的土地出让金少的话,这个房屋到时候的余值就比较大,对于养老应该是很好的一个帮助。

  除了目前我国房屋续期所需的费用尚不明确,到按揭时间长也是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原因。

  郝演苏(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房屋的反按揭业务在国际上做的很多了,(是)一种养老保障计划,金融机构会通过精算的方法算一下平均寿命,应当给付的这样一个配比,如果把这个配比结构做好了,应当是可以运转的,但是它强调了一个情况,房地产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相对相关配套的设施,需要政府的一些扶持的政策才可以做到,所以政府是不是可以用一些智慧的办法让这个窟窿尽量的减不再扩大,甚至减少。

  姚远:90%的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院教授《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从现在的调查数据来看,90%的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从文化的角度讲,老年人要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和社区当中。那么这里边最关键的是一个社区支持、社会支持的问题,当老年人自己在家里生活的时候,特别是在中国现在家庭的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那么当他们生活在家里的时候,他们必须要借助外在的一些支持的资源,特别是一些应急性的资源。

  郑秉文:呼吁相应的税收政策以及私人部门进入居家养老领域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险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其他的养老方式:第一类是社区养老,我们现在社区养老事业不是很发达,在这方面政府的投入十分有限,与我们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有很大差距;第二类是机构养老,关于机构养老,我们引入的市场因素还不是很多,主要还是靠政府财政投入,有待于政策的支持,有待于发挥市场的力量。第三类养老是国外发展的一个趋势,养老以居家为主,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老龄老人和失能老人,他的日常生活难以自理,只能向社会上向市场上购买一些服务,也应该呼吁我们相应的税收政策,鼓励私人部门应该进入到这个领域。

  张鸿:政府要尽可能的投入到这样的保障项目中来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个人要有规划,国家政府也要有规划,个人的规划就是尽量让自己老年的生活能够减少对子女的压力。还有一个,政府要尽可能多的投入到这样的保障项目当中来。

  马光远:要建立多元的养老体系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老龄人口,那么除了政府公共的投入以外,能不能通过一个老年养老的产业,让整个社会能够承担更多,所以我觉得对我们国家来讲,更重要是建立多元的养老体系。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煤老板赴港扫货 豪购400万元奢侈品
下一篇:媒体称大学教授贫富不均 富开豪华车穷愁买房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