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上市新股表现不俗,为参与网下申购机构带来了不少浮盈,机构参与新股和次新股的热情开始回升。从最近两周的反弹行情看,基金等机构开始增仓次新股板块。
某券商分析师表示,部分新股在发行时,市盈率被机构已压低到20倍左右,平均也在30倍左右的水平,从投资价值上来看,估值已经比较客观。
-
,一日机构加仓逾6000万股。
某基金经理表示,一些资质较优的次新股目前价格比起发行价并没有涨多少,现在投资基本上可以与网下配售享受同等的机会。
尽管种种迹象均表明,四季度流动性可能出现边际好转,这对整个A股估值中枢的提升大有裨益。但在国内经济下行、基建放缓的大背景下,周期性行业板块很难出现系统性机会。而次新股相对较小的套牢筹码压力有利于后市股价的表现。一旦次新股在技术上形成突破,其上涨弹性远比大盘股要可观得多,这也是机构资金青睐次新股的重要原因。
本轮反弹涨幅可观的品种,多为近期受到政策扶持的行业板块,部分个股更是不折不扣的题材股。直接受益于产业政策提振的“题材股”已“牛”相尽显,预计未来针对新兴产业的实质性政策将陆续公布,其中,兼具“次新股”与“题材股”特征于一身的个股或将受到资金的继续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考量业绩预期挖掘高成长股 _
下一篇:政策微调成本轮反弹驱动力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