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做市商的最大作用是对企业和股票估值
的信息披露不足以支持投资者有足够的信心自己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包括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也表示对高科技公司看不准,投资时会非常谨慎。于是,交易双方因为看不准导致交易清淡,市场流动性不足,此时仅仅强调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不够了,必须由做市商对企业进行持续跟踪,掌握企业和股票的内幕信息,进而才能合理估值和报价。
其次,做市商掌握内幕信息后,有压力将其反应到报价上。掌握了内幕信息的做市商,就比一般投资者有更大的便利来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在交易上可能获得一些超额收益。但是,由于特殊的交易制度,做市商必须持续双向报价、持仓量有严格的上下限,导致其必须尽快将其掌握的内幕信息反应在对上市公司的双向报价上,这就接近于让全体投资者在利用内幕信息上获得相当的地位。
最后,做市商掌握内幕信息有利于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在不同国家的证券交易制度下,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方式不同,透明度也就不同。竞价交易市场虽然能够适时传播汇总交易报告的信息,但由于所传播的媒体本身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一部分人在信息上占有优势,如上市公司的经营层以及庄家,另一部分人,则是信息的被动、盲目的交易者,这样就使信息存在着事实上的不透明。
在做市商制度下,虽然没有委托的汇总机制,但由于做市商对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远远胜过普通投资者,他们可以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信息来源进行各方面的汇总分析,事实上就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美国的NASDAQ市场正是因为做市商制度的存在才使投资者敢于对原本不了解的公司进行投资。
同时,做市商在强制性、竞争性的双向公开报价制度约束下,不得不向市场说真话,如果他们试图利用其研究、资金、人才、信息优势,利用其对上市公司价值、对股票二级市场走势判断较市场上一般投资者准确的优势而为股票报价并进行买卖,其收益从长远看远远大于其损失。这样就能从制度上、从根本上迫使做市商向市场说真话,向市场真实披露其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结果,表现在其对股票的买、卖报价上,发挥其估值能力,引导整个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合理估值,并活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