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场系统既有证券交易所掌握的历史交易数据,也有登记结算公司掌握的客户基础信息。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深圳证监局研发的远程实时非现场检查系统二期工程近日开始正式运行。该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调取证券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查,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该局的监管效率,实现了监管手段向全面量化的转变。
-
的规模与速度已难与之匹配。深圳辖区目前共有17家证券公司、216家证券营业部,仅2010年就新增20多家营业部,交易笔数、交易量均占全市场的1/5以上。监管对象数量众多、增长迅速,而且业务复杂,相比之下监管力量捉襟见肘。
非现场检查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运而生的新监管模式。此系统不仅在深圳辖区建成使用,而且其建设模式易于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以实现监管系统间联合作战,形成监管合力扫清监管盲区。
据了解,非现场检查系统是通过保密专线将辖区17家证券公司、132家异地证券公司深圳营业部的网络、业务应用系统接入深圳证监局,由此形成一个单向的、可根据监管需要主动调取证券公司实时业务数据信息的监管网络平台。所有在此网络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均来自证券公司的各业务应用系统的真实数据,通过系统自动筛选、分类、加工,形成监管信息,供监管相关人员使用。
非现场检查系统具备远程实时非现场检查、数据统计分析、实时风控预警、稽查办案辅助支持、IT运行能力评估和视频监察六大功能体系;实现了跨时空调取数据与视频,并能对相关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综合处理等监管目标。
保密过程严谨
作为传统监管手段的突破和有益补充,非现场检查系统核心的功能即为现场检查的有益延伸——远程实时非现场检查,此功能已涵盖了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营销管理、自营业务、资产管理、清算业务、财务核算、融资融券、质押式报价回购等八大业务条线。
值得一提的是,除主动进行远程实时检查外,非现场检查系统还具有实时风控预警功能,包括对净资本及风控指标、经纪业务监管风险点、融资融券业务监管风险点、资产管理业务监管风险点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监管风险点等49项风险点的自动风控预警功能。同时视频监察功能实现了对证券公司及下属营业部的网络视频监控。
由于涉及多家证券公司的业务核心数据,深圳证监局特别加大了保密系统的建设,以防止数据信息的泄露。据该局负责人介绍,所有检查工作都必须起始于对特定检查对象、特定检查时间、特定检查内容的检查申请,只有深圳证监局相关领导在授权终端上同意了该项检查,监管人员才能进入相应的检查模块。考虑到事后审计的要求,系统自动记录了监管人员使用的每步操作,既可作为监管干部的工作日志,又为事后审计、查阅提供了依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