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内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白驹过隙至今已有10年。这十年来内地基金业走过了欧美百年路程。日前,内地发行首只开放式基金的华安 因成立后就经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洗礼,整体至今未能给投资者带来正收益,利润为-317.99亿元。
无论基金是否挣钱,基金公司的管理费都是旱涝保收,基金业这一点一直被投资者诟病。而本次报告也用数据印证了这一点。10年来基金公司共收取基金资产管理费1506.54亿元,2001年至2008年,管理费随着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逐年递增,一直到2008年。2008年,基金年度管理费达到峰值,为306.93亿元,而那一年也是基金投资者亏损最多的一年。2009年、2010年,随着赚钱效应的降低,基金规模开始缩水,基金管理费也在290亿上下波动。
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创新低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管理能力对基金业绩确实是有直接影响的,长期投资的收益差别就更加明显。然而,当投资者选定了他们的投资代理人的时候,一些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却在离开他们曾经掌管的基金,特别是在股票市场投资环境好的时期,变动的频率更大。
报告显示,2001年以来,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也逐年攀升。2007年150只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2008年168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2009年177只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2010年220只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而今年,截至三季末已经有181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
另外,10年来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管理人才的缺乏和流失,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01年,开放式基金开局年,各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2.64年,2002年各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3.06年,此后7年,各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虽有波动,但平均都在2年以上。但到2009年,大量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首次低于2年,仅为1.87年。到了2010年,基金经理整体平均任职年限仅为1.15年,且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等各类基金的平均任职年限均在1.3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