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Lester: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国际化道路选择 _
2011-12-02 21:28: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12月2日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突破 。很多的公司也推出了QDII的基金,也会从海外请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投资的决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去管理中国以...

  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12月2日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突破 。很多的公司也推出了QDII的基金,也会从海外请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投资的决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去管理中国以外的海外资产,而这些资产和基金,当然是卖给你们现有的国内的中国客户,这个也是有机增长的方式,也是比较容易的一步。

  下一步,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在亚洲地区的权重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个比重会越来越增加。所以说我们要建立本地的专业知识,为国内和国际的客户来提供服务。也就是说不仅要通过QDII的方式,还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服务国际性的客户。

  最后一步,就是建立一个全能的服务国际模式。也就是说要有这样的能力管理国际的资产,可能是地区资产,比如说欧洲的,还有美洲的,还有全球新兴市场的资产,我不是说要在中国做产品的推销,而且要学会在全球进行销售。我们可以通过收购,或者通过自身的有机增长,或者建立合资公司,我觉得在国际扩张道路当中,合资是一个比较偏向的方式。我们在亚洲8个国家都有发展,其中有4个是通过合资的方式来成立,还有就是合并。就是说和现有的一些国际公司,或者你感兴趣的目标地来进行公司的合并。

  在进入国际化的时候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第一,你要成为国家性的,还是国际性的公司?你是不是要一个单一的、整合的团队来管理你所有的资产进行管理,还是说你希望有自主性更强的不同的团队来进行分散管理呢?第三,公司品牌是不是能够转移,用于国际化市场的拓展。

  另外,要有基础架构。要有这样的一个架构来支持国际的扩张和发展。你必须要考虑到多元,不同的会计准则,还有不同监管要求的问题。

  还有客户的服务,获得国际的客户是一方面的事情,那么如何在赢得客户以后给他们提供服务,如何不断来更新信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谈到公司的文化和品牌,我刚刚说了,这个是尤为的重要。特别是在零售中介机构,还有包括对于机构的客户方面,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应该如何来定位,你要关注的是研究的优势,还是在新兴市场的专长,你就是要给自己做一个明确的定位。

  还有管理的架构,是本土化的还是国际化的。你会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机构呢?所以就是说这些高层是不是会比较开放,去愿意接受海外的人才,又或者说你还是一个比较本土的公司,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母公司的所在地。你如何来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你如何确保在竞争的时候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中国,你们的竞争对手可能是60多个其他的基金经理人。但是走到海外的话,你面对的对手就是几千个基金公司了,而很多这些公司其实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的丰富经验的,所以说你如何来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呢?你如何来吸引和留住这些最优秀的投资人才呢?

  我们知道这还是跟人有关的一个行业。成功的资产投资还是取决于你所吸引和留住这些投资经理人。你如何来留住他们?光靠钱是不够的。是不是你的品牌在国际客户当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呢。

  比如说,在某一个具体行业板块当中是一个领袖,比如说在信贷,或者在新兴市场方面,你必须要有一个长期投资的记录。

  还有就是要有远见的领导者。很多的成功的国际化的公司,都是因为它们的领导者有这种前瞻性,还有投资的卓越性,还有投资的风格要非常的明确,领导力要非常的强,也就是说你在业界要有这样的知名度才可以。

  企业的品牌,我只是在这里列出来一些国际品牌。首先,大家对于施罗德应该非常了解,我们关注什么?我关注我们备受信赖的历史积淀,我们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有非常先进的思维方式,你做200年必须要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获得这么长久的成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自己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定位。

  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大概的意思是,现在有“两股风”,东风和东风,中国人说要么东风吹过西风,要么就是西风盛行。所以,我认为现在就是东风占上风了。我相信我们都同意那些富裕的欧洲国家也在求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帮助,特别是寻求中国资金方面的帮助。所以说如果我们认为东风未来是盛行的季风的话,那你们的挑战就是如何来乘势而上、顺风而行。

  挑战是存在的,但是你们的机遇也是存在的,就是从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市场启发来走向国际市场。供大家思考,谢谢各位!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交所宋丽萍:证监会并非要推行强制分红
下一篇:Woong Park:利用ETF作为行业进入手段 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