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依存和依赖于信用。随着资本市场规模、广度、深度的日益扩展,资本市场作为信息市场、信用市场、信心市场的特点愈发突出,“三公”原则的实现程度,则决定着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高低及基础功能发挥的好坏。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始终把惩治失信、鼓励和维护诚信作为监管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创新监管执法体制,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首次公开谈论资本市场发展思路时强调指出,“资本市场是商业信用发展的结果,是以诚信立足的,应该有责任和信心在诚信建设方面走在最前列。”
-
而言,一方面应诚信对待投资者,主动、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使投资者能真切地看、明白地投资;另一方面则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防范包括内幕交易等在内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
对中介机构而言,作为沟通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桥梁,其服务能力和诚信水平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对市场的感知和信任程度。勤勉尽责的中介机构,与监管部门一道充当着资本市场的守门人,对市场诚信环境的形成作用重大。
对投资者而言,一来需要机构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成为资本市场真正的主心骨和稳定剂;二来需要中小投资者提高理性参与市场的能力,在合理判断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参与投资,同时增强契约精神,践行买者自负的原则,逐步形成较强的市场买方约束;三来需要每一位投资者提高守法意识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力、警惕性,让违法犯罪无机可乘。
营造崇尚诚实守信、自觉遵规守法的资本市场诚信环境,既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市场各参与主体既对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负有责任,也必将受益于其为诚信体系构建而做出的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