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投资手法裂变
债券市场中,不同机构的特性使得其具有不同的投资特点,并且随着债券市场结构的变化而改变。 一样,低评级产品短期的高收益率在保险产品中分摊之后,总体收益提高有限。而即使是“赌性”较重的QFII,也很少参与低评级的产品。
而出身这些机构的债券基金经理,或许将给整个基金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操作模式。
譬如,由于低评级的债券往往具有较高的票息,在现有的行业模式下,基金经理只需设定较高的杠杆,便可获得客观的收益。其间不需要频繁地买卖持有的债券。但如果低评级债券的风险持续,基金将不得不从高评价债券中获得收益。由于这类债券本身的票面利息较低,基金经理更多地需要在市场中视债券价格波动进行买进卖出来获取收益。
但由于这一方法对基金经理个人水平的考验更大,很难在全行业推广。更多的基金公司采用了细分产品,降低部分产品收益率预期的方法来给基金经理提供更多的操作可能性。譬如,原有的以打新为主的模式下,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是市场的主流。但今年,专门投资信用债、专门投资产业债或者专门投资可转债的纯债基金数量不断增加,一些绑定指数的被动型债基也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