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证监会不断加大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工作力度和对资本市场背信行为的打击力度。“黄光裕”、“董正青”、“李启红”、“刘宝春”等 、中介机构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也包括其他参与市场活动的各类对象。目前,共记录违法失信信息9500余条。同时,证监会还按照国务院关于部际信用信息共享的要求,与中国人民银行就征信信息共享合作形成制度安排,扩大了诚信信息的内容和范围。
据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为有效地惩戒违法失信行为,提高市场诚信意识,证监会围绕诚信档案的使用,初步探索建立起一套失信惩戒机制:把诚信档案中的不良记录与市场准入对接,发挥诚信记录的约束作用。把诚信档案中的不良记录与监管机构日常监管对接,对于存在不良记录的情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监管要求。把诚信档案中的不良记录与特定专业资格对接。如在组建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等专家评审机构时,对专家委员的诚信记录有较高的要求等。
对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行为“零容忍”
◎ 升级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系统
◎ 健全诚信监管的有效机制,丰富资本市场诚信约束手段
◎ 完善资本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 积极培育资本市场信用服务市场
◎ 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优化资本市场诚信环境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证监会将加大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是防控和打击内幕交易,对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行为“零容忍”,继续改进监管手段和方式,严惩操纵市场、欺诈上市、利益输送、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市场“三公”原则。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时期,证监会将继续把资本市场诚信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形成诚信制度健全、诚信记录全面、失信惩戒有力、信用服务配套的资本市场诚信体系,从整体上优化资本市场的诚信环境,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水平。
首先,在现有诚信档案的基础上,升级建设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标准、功能更强大、使用更便捷、拓展空间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系统。一是增加市场主体的身份识别、行政许可、业务资格等基本信息,其他部门、机构进行处理的负面信息,有关舆论媒体的社会评价信息,信访、投诉信息等,既包括负面信息,也包括正面信息,扩大诚信档案的覆盖面。二是在诚信档案的信息浏览、查询等基本功能基础上,增加信息的自动生成、统计分析、请求处理等多种智能化功能,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要。三是在与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开展征信信息共享合作基础上,积极推进与其他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诚信信息共享合作。
其次,健全诚信监管的有效机制,丰富资本市场诚信约束手段。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市场准入的诚信条件规定,不断健全日常监管中对失信主体予以审慎关注的监管程序规定,适时推出并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诚信信息公开查询制度,有效形成不同层次、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不同方式的失信行为惩戒约束机制,逐步在行政许可、日常监管、业务创新等领域推出诚实守信的正面激励措施,引导市场主体遵规守法、诚实守信。
第三,完善资本市场诚信制度体系。法治是市场诚信的基石,诚信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一是按照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一般要求,根据《证券法》等法律规定的诚实信用基本原则,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规律、特点,研究制定资本市场诚信准则,明确各类市场主体应当普遍遵循的行业基本诚信准则和行为标准,界定适用于不同类别的市场机构及其人员的分类诚信准则,细化各类市场机构及其人员的诚信自律要求。二是系统梳理、总结资本市场对有关主体的诚信要求,认真评估现行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诚信法律规范执行情况,按照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有关诚信义务、条件、责任等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诚信法律规范体系。三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完善资本市场诚信管理制度,为资本市场诚信信息的征集、收录和使用等诚信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第四,积极培育资本市场信用服务市场。引入市场化、社会化的诚信信息服务模式,是深入推进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客观需要。在条件成熟时,依托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依法开展面向市场和社会提供资本市场诚信信息的公开查询服务;探索开展符合资本市场和监管工作实际需要的市场主体诚信状况报告、评估、评价等其他诚信服务;在继续发挥监管部门诚信建设工作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支持、引导行业组织、市场机构参与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开展有关诚信信息服务业务活动,在资本市场诚信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优化资本市场诚信环境。根据资本市场发展创新要求,结合资本市场实际,“十二五”期间,进一步突出资本市场诚信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健全诚信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渠道,宣扬诚信理念,普及诚信知识,倡导诚信文化,努力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市场氛围,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