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准下降,银行股默默抬头
央行于11月30日晚宣布从 的经营压力。
因此,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此前的央票利率下行,市场也解读为“政策做多”的信号。
由于预期资金流动性会有所改善,从而这几天市场资金助推银行股估值小幅回升,目前银行股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为6.5~5.5倍左右,动态市净率约1.3倍~1.15倍,估值优势昭然若揭。
机构认为,目前的股价已充分反映未来银行资产质量面临的悲观预期和去杠杆后的估值。目前银行股估值仍处于底部,距离银行合理估值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未来货币逐步宽松的预期和资金逐步流入市场,银行的估值或有一段修复的行情。因此降存准对于银行股来看是非常大的利好。
复制2008年行情?
由于本次银行股的行情与货币政策放松预期有密切联系,市场也以2008年的货币放松时期的银行股表现作参照。在2008 年10 月时,在政府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月度人民币贷款增量屡创新高,一直持续到2009 年10 月份;在此期间,从2008 年9 月到2008 年12 月,央行下调了4 次存款准备金。此期间银行股从2008 年10 月份开始,行情一直持续到2009 年8 月份。期间工商银行累计上涨40%、招商银行上涨64%、民生银行上涨100%,深发展(000001)上涨100%。
而从2009 年11 月份开始,在信贷大增的情况下,通胀形势日益严峻,央行开始控制信贷增量,贷款量的月度增量已经明显下滑;从存款准备金政策看,从2010 年1 月开始,到2011 年6 月份,央行连续14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此期间,从2009 年8 月份到2011 年8 月份,银行股也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下跌,工商银行累计下跌14%、深发展累计下跌30%、民生银行下跌25%、招行银行下跌21%。很明显,近年的银行股走势跟货币量有一定的联系。
记者采访某机构分析人士,其表示:“银行股目前已有3%左右的股息率,近两年低估值的原因并不是它没投资价值,而是因为流通股数过于庞大不容易被资金推动,另一方面市场资金却趋于紧缩,因此在没有资金支撑的情况下银行板块的股价一直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况。这也是银行股股价在过往几年当中与货币量成同比关系的原因。”
而本次11月30日晚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以来,众多银行股在三个交易日内也呈现出超越指数的走势,是否能复制上一轮存准下调的银行股行情,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