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 的股价在盘中跌破2元,最低下跌至1.98元,成为2008年那轮大熊市中出现的首只“一元股”。此后“一元股”迅速扩军,包括ST 厦华、ST 康达尔、京东方A 等多只“一元股”诞生,数量一度接近百只。而在2004年A 股市场也曾出现过众多“一元股”。
之所以投资者对“一元股”津津乐道,在于“一元股”大批出现后,股市在2005年和2008年底,都迎来了一波大幅上涨,2005年的上涨更是达到6124点。投资者难免对未来的牛市心有期许。
“单纯从一两只‘一元股’的出现,并不能判断底部将现。股市构筑底部是一个很漫长很痛苦的过程。”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6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并且目前这次“一元股”出现的背景也不尽相同,“以前个股盘子小、投机炒作氛围浓,现在个股盘子大,市场上投资和投机风格都有。”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上两次“一元股”出现后,股市还是经过了一轮比较大的下跌才见底。比如2008年首次出现“一元股”的时间是在8月28日,而大盘见底的日期则是在3个月后的11月,上证指数则从2350点附近跌至1664点,跌幅接近30%。而2004年“一元股”刚出现时,上证指数的位置在1400点附近,在大约一年之后才见到998点的大底,跌幅也接近了30%。
若以此推断,此次A 股市场若想见底显然还有不小的跌幅空间,而从“一元股”的数量来看,也要等到大批量存在时,市场才可能有真正的转机。
“A股市场转好还有待于供需问题的解决以及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刘保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