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名下港澳两银行拟港股上市,去年净利下滑3成

冲刺IPO多年未果,厦门国际银行选择了另一条上市路径—让自己的“两翼”,也就是间接控股的两家港澳银行,先行在港股上市。
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厦门国际投资”)近日在港交所递表,正式开启IPO之路。厦门国际投资是厦门国际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名下拥有两家港澳老牌银行—集友银行、澳门国际银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1年底,集友银行总资产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所有持牌银行中排名第18位,澳门国际银行按资产总值计是澳门第三大银行。
厦门国际银行与两家港澳银行一道,形成了“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的战略布局,而在“两翼”先行之后,厦门国际银行是否依然坚定上市之路?对此,厦门国际银行对第一财经回复称,目前以披露的信息为准。
万亿城商行缘何上市难



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总部位于厦门,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
据报道,早在2007年,厦门国际银行就提出了上市计划,当时还邀请了多家券商为其制订上市计划。当时,外资股东持有该行61.75%的股份,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行后来为了准备上市而进行了股改再准备。
2013年,厦门国际银行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从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
此后,厦门国际银行向资本市场全面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以至于在之后多年的年报中,厦门国际银行均在“资本管理”一项的表述中提及“积极研究上市的可行性,开展上市的相关筹备工作,力争逐步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
2015年10月,厦门国际银行公告称,为加快推进在A股市场IPO的各项准备,根据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的授权,决定广为征集有意向合作的上市相关中介机构,并进行公开选聘。
该行时任副总裁章德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不走上市的道路,完全靠增资扩股是有限的,只有靠上市才能够支撑源源不断的资本补充。
然而,在2017-2018年的年报中,厦门国际银行对上市的说法出现了变化,称将”积极研究推进上市事宜,力争逐步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显然,与此前相比,推动上市的力度有所减弱。
2019年年报开始,厦门国际银行已不在年报中提及上市。2020年10月,同处于厦门,资产规模要小得多的城商行厦门银行成功登陆沪市主板,成为了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厦门国际银行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10881.15亿元,营业收入171.28亿元,净利润47.21亿元。
名下两家银行业绩波动明显



根据招股书显示,厦门国际投资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国际和兴证国际,募资主要用于强化境内外附属机构的资本基础,以支持其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协同发展。
厦门国际投资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报告期内(2020年-2022年,下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营业收入,分别占本集团营业收入的92.1%、91.1%及84.6%。
在大湾区内,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其中,除了6家国有行以及12家股份行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置的分支机构外,总部设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股份行有3家,城商行有3家,农商行有63家,外资法人银行有6家,民营银行有1家。港澳认可机构银行分别为182家和34家(包含澳门邮政储金局)。国际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分支行的有10家,构成了大湾区的主要银行体系。
根据招股书,按港澳银行业2021年的资产总额排名计算,厦门国际投资位列第15名,市场份额为1.4%。在存贷款排名中,厦门国际投资的存款总额位列第13名,贷款总额位列第16名,市场份额均为1.7%。
厦门国际投资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是长期深耕华侨金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集友银行、澳门国际银行服务的华侨客户数合计超6万户,占集友银行及澳门国际银行客户总人数的比例超20%。
截至2022年底,厦门国际投资的资产总额为4193.79亿港元,经营收入为61.23亿港元,净利润为23.89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52%、2.49%、7.32%。其中,澳门国际银行的规模稍大于集友银行。
不过,报告期内,两家银行的业绩波动明显,其中,集友银行2021年经营收入下滑了14.35%,虽2022年有所恢复,且增长了23.14%,但净利润却下滑了18.26%。澳门国际银行2022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76%、37.26%。
由此也导致了厦门国际投资2022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整体营业收入增长了7.38%,但净利润却下滑了34.54%。该行解释称,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两家银行的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增加;及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增加所致。
招股书显示,2022年,厦门国际投资的减值准备净拨备为9.02亿港元,上一年则是拨回8.93亿港元;总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分别为1.89%、1.39%、1.69%。
不良率快速提升



按业务划分,厦门国际投资的企业银行业务占比在6成左右,零售银行业务占比2成,金融市场业务占比2成。不过,2021年,厦门国际投资的金融市场业务骤降了3成,其中,集友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下降超7成,2022年进一步亏损了0.13亿港元。
对此,厦门国际投资表示,主要是由于集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净利息收入减少及金融投资的净收益减少。
在贷款结构方面,集友银行和澳门国际银行的企业贷款余额均远高于个人贷款,但企业贷款增长发力,而个人贷款则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按贷款用途划分,集友银行企业贷款的前五大行业为与财务及金融有关公司、批发及零售业、物业发展、制造业和物业投资,分别占集友银行发放的企业贷款总额的30.0%、18.2%、12.0%、8.2%及4.9%。
澳门国际银行的前五大贷款行业为物业发展、租赁及业务服务、批发及零售业、水资源、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以及与财务及金融有关公司,分别占澳门国际发放的企业贷款总额的22.9%、20.7%、15.6%、11.1%及9.4%。
在存款结构方面,集友银行的个人存款余额高于公司存款,澳门国际银行则是公司存款余额高于个人存款,另外,澳门国际银行在报告期内的个人存款余额在持续下滑,企业存款增长乏力。
在资产质量方面,集友银行和澳门国际银行于报告期内的不良率均快速飙升,其中,集友银行分别为0.39%、0.80%、1.38%,澳门国际银行为0.40%、0.48%、1.38%。合并口径下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0.61%和1.38%,虽低于同期所有港股上市银行市场的平均水平,但增速明显。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