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看法是非常负面的。这些示威不过是很典型的那种当年轻人们感到自己的人生被桎梏后而导致的青年运动的循环。尽管美国的年轻人实际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优越的一群人,他们依然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对待。他们相信生活应该变得更加简单轻松,结果当他们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克服一些障碍的时候,他们就愤怒地走向街头。
我很确定这种循环会很快偃旗息鼓。示威者们实在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只纯粹停留在批判阶段。
最近一些哈佛大学的学生宣称他们不再选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GregoryMankiw)的课程,他们认为哈佛长期的保守主义教育导致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可幸运的是,我的同事曼昆现在依然是哈佛最受欢迎的教授,而学生也依然踊跃地去选他的课。
曼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家,在学术和政府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并且他也非常关爱自己的学生。确实有一些学生表示他们不再会选曼昆教授的课,但是他们只是很少一部分。
俄罗斯依然不可忽视
自现代以来,俄罗斯一直都是国际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在苏联解体后,其曾短暂地“消失”过。
总的来说,和苏联相比,俄罗斯显得没那么重要,但因为世界第一的广袤国土、庞大的核武器库和丰富的能源资源,其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石油供应者,也正在增加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的石油出口。而石油,可能正是俄罗斯的未来命门。
比如重要的国营天然气垄断集团Gazprom主要生产的是非液化天然气,由此严重依赖造价高昂的输气管道。但是页岩气(shalegas)的出现将严重削弱俄罗斯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优势地位。而油页岩(shaleoil)的出现也会构成对俄罗斯石油的残酷竞争。某些预测认为,美国会在下一个10年取代俄罗斯和沙特的世界主要石油供应者的位置。
当然了,至少在接下来的10年,俄罗斯依然会因为它的能源储量而保持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的人口下降,它缺乏效率的经济、普遍性的腐败和在普京统治下的回归专制,都将威胁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即使这些最糟糕的情况都发生了,俄罗斯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国家。
中国的崛起将会在未来严重冲击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当我和俄罗斯人接触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将中国视为一个未来的对手而不是一个对抗西方统治的盟友。中国和俄罗斯需要好好在未来处理彼此间的关系,以避免增加重复1969年中苏边境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而在那些已经加入了北约和欧盟的前华约国家中,冷战的结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而确实的好处。诚然许多过去的问题依然继续存在,但是它们总体上确实比1989年以前过得更好了。这些是能够被事实所证明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如此的。
在现在欧债危机正动摇欧盟的基础的时候,一个问题正在困扰某些人,那就是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共同体的梦想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未来民族国家是否依然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可实际上,关于世界政府和人类共同体的空谈一直都是空中楼阁(或者说无稽之谈)。过去20年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不能让我认可世界可以通过全球化形成一个人类共同体。从世界政治出发,全球化并没有为国家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的事实画上句号。
自1648年民族国家的理论出现以来,360年过去了,民族国家的体系依然稳固,我并不认为在我的有生之年,甚至我孩子的有生之年能在这方面看到什么变化。
中国模式在向世界提问
此外,毫无疑问,中国模式给全世界提出了问题。
如我所说,直到最近学者们还是认为经济繁荣和某些政治制度在长期是有矛盾的。中国的例子引发了关于这个理论的严肃反思。在中国经济高速运行了22年并没有降温的迹象。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统治者们从此都以中国为例子来支持他们维持其制度的需要。
幸运的是,中国在过去数百年都在东亚世界扮演着理性和建设的角色。在1979年和越南发生一场战争以后,中国不再寻求和任何国家发生武装冲突。我希望中国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保持这种建设性。而台湾也可以保持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的另一种模式。
同时,我仅仅希望,中国能够继续用理性手段处理所有的国内国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