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增加从欧洲进口和对欧直投;美将长期面临财政赤字,华尔街运动将反复;中国金融机构应走出去并参与规则制定;人民币升值,美国不一定受益。
11月2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热点问题”会议上,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
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称:
中国金融机构应走出去并参与规则制定
银行系统相当多的规则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参与较少。而规则的制定是中国能够融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虽然“走出去”将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但总体上来讲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凸显中国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在其他国家短期内没有办法做到的情况下,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必须要做到这一步;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中国进一步学习、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国际银行业规则的需要,而只有“进去了”才能不断学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称:
人民币升值,美国不一定受益
汇率只是影响中美贸易差额的因素之一,根据以往所做的分析,汇率的影响要小于双方国内需求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影响。即便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不一定就会减少。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很多产品,在美国很多已经不生产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只不过造成了美国从墨西哥等国进口的增加,最终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仍然不会减少。
此外,人民币升值,美国不一定能从中受益。如果美国现在推动的法案,根据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影响,出台对中国的惩罚性措施,很可能导致中国出台相应的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出台相互制约的贸易措施,两败俱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世界经济持续走弱 全球贸易环境恶化 _
下一篇:共同债难成欧盟救命稻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