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跻身“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的企业,从2009年2月开始,因资不抵债走进破产程序开始重组,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重组仍无任何结果……
汇通公司重组缘何3年无果?
河南汇通集团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公司),这个曾经与中国最大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并称为“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肉食品加工行业“双子星座”的企业,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巨大反差:从1994年到2004年,汇通公司从一穷二白做到年销售收入十多亿元,傲然跻身“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
后来,汇通公司因盲目扩张、涉及银行贷款手续以及担保链资金“黑洞”问题、银行贷款互保链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资不抵债,其董事长郭号召先是被公安机关带走、后被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9年。目前,郭号召正在狱中赎回自己所犯的罪。
随着汇通公司董事长郭号召的入狱,众多的债权人和受害者上演了一场至今都没有结束的“汇通”争夺战——
汇通公司有近6项土地、18宗房产均被设置抵押,并因债务无法清偿“相继被不同地区法院查封”,其中有多项土地、房产权属存在争议;
已经抵押到银行的厂房和土地被陆续拍卖,郭号召爱人名义下的20多套房产和抵押的商业用房也已经被拍卖;
其办公楼办公楼抵押给了中国银行,现在租给了电信公司;土地抵押给了建设银行等各家银行,他们都在盯着,也一直催着法院处置这些财产。
汇通公司的另外三块生产场地:一个院租给了一家“皇国粮业”,一个院租给了宏达生物科技公司,另一个院租给了一家销售汽车的单位。
目前,汇通公司众多的债权人和受害者都在等待,等待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能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说法,尽管这种等待也可能是遥遥无期……
一场半途而废的重组:债权人的利益谁来保护?
2009年2月1日,漯河工行拍卖汇通公司质押的96套(台)生产设备。这批设备包括屠宰、高低温、制冷等各个方面。很多人预料,新汇通能够以低价拍到这批设备。
但就在拍卖过程中,漯河惠星食品有限公司联手漯河兴茂钛业有限公司,以2850万元的价格将这些设备买走。
“这批设备经过评估,作价4000多万元,第一次和第二次拍卖无人应拍,故此两次降价。” 今年年9月28日,漯河拍卖行负责人这样介绍。
现在的情况是,已经买下大部分设备的人前进不得,后退不能。
面对早已到期的债务,债权人只能眼看着设备在一天天锈蚀、贬值,照此下去,他们的利益注定得不到保护。
一场至今无果的拍卖:购买者进退两难
如果能就此发展下去,汇通公司的重组工作也能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已经抵押到银行的厂房和土地将陆续拍卖,债权人的权利将得到保护;买到设备的厂家将利用这些当时尚属于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汇通公司的品牌将继续得以发展……
但遗憾的是,变故又生。
2009年2月13日,新汇通掌门人郭号召因涉及银行贷款手续问题以及担保链资金“黑洞”问题,被公安机关带走,刚刚拉开帷幕的汇通重组就此落幕。
此后,便是无期的等待。时间的年轮过了两个轮回,一直到了今年秋。
一直停滞不前的案件:谁在重组中获益?
设备款至所以未能如期交付,据竞买人介绍,是其中另有隐情。
10月17日,据竞买人、漯河兴茂钛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郭号召之所以被抓,就是因为诈骗,他以根本不值那么多的设备、厂房骗取了银行的贷款,“当时,我们购买的设备,拍卖方依据的是设备清单进行评估和拍卖的,不让我们去看。所以,我们要求去现场清点,清点后付款,但法院不让我们去现场清点,这种情况下,根据司法解释,拍买人享有‘不安抗辩权’,所以我们就不交款。”
更为关键的是,拍卖结束后,漯河市政府有关领导三番几次找到这为竞买人,说政府不支持他们进入,要求他们退出。至于已交的拍卖款,“有律师提出退还850万元,按30%收费;或者落实设备,先缴纳律师代理费。”这位当事人说,“我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政府说话哪敢不听,就决定退出了。但因为没有同意他们提出的条件,所以,850万元一直没有要回来。”
早在2009年,时任漯河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崔新芳做了批示,说涉及汇通的案件一律暂缓执行。
谁知道,这一暂缓,就是两年有余。
对此,有债权人表示了不解:汇通公司有那么多的债权人,为何就一个叫做郭大玮的人能利用汇通公司的设备和品牌组织生产?为什么他能成为重组中的受益人?其中的隐情如何?
除了办公楼租给了电信公司外,还有,汇通公司的三块生产场地,一个院租给了一家“皇国粮业”,一个院租给了宏达生物科技公司,另一个院租给了一家销售汽车的单位,“每年的租金都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