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自2009年初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同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也是创下32个月来新低,降至47.7%。汇丰表示,制造业运行速度放缓主要是受产出与新接业务大幅减少影响。此外,产出指数与新订单指数皆创下2004年4月以来的最大环比降幅。与此相反,新接出口业务在11月继续回升,与长期平均值大致持平。
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在11月出现过去16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回落。采购成本降幅明显,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成本下降,制造业厂商因此相应下调产品价格。
汇丰每月公布“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作为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汇丰中国制造业PMII以50为荣枯分界线。
专家认为,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通胀回落情况下,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将由“抗通胀”转为“稳增长”,货币、财政政策应双管齐下,以提高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PMI指数回落至50%以下,表明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同样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态势,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空间。
有关专家强调,应警惕内外需下滑企业生产动力不足。巴克莱资本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虽然低于50%的数据并不一定预示制造业在未来数月中将衰退,但确实凸显出经济下滑的风险。
在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看来,外贸订单下滑是当前经济减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季调后的数据都是下降,整体表现依然偏弱。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刘铁军指出,虽然企业成本有所下降,但内外需大幅下滑将导致企业生产投资动力不足。产成品库存指数仍然加快上升,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市场需求较为疲软。
来源:北青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