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见习记者 林志吟) 周二登陆中小板上市的道明光学因保荐书大摆乌龙,引来市场人士对保荐人制度的猛烈炮轰。而作为保荐人的海通证券则以“保代助理的差错”回应了结。
在道明光学上市的前一天,即11月21日公布的保荐书第九部分“保荐机构对本次股票上市的推荐结论”中,发行人道明光学的名字竟然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则是此前已经登陆A股市场的姚记扑克。不仅如此,道明光学发行市盈率数字也出现另一低级错误,发行前市盈率明显高出发行后市盈率。保荐书显示,发行价格及对应的市盈率部分显示:道明光学本次发行的价格为23.00元/股,对应的发行后市盈率为50.00倍,发行前市盈率为67.65倍。而由于发行前后总股本的变化,发行后的市盈率明显应高于发行前的市盈率。显然,这两个数据是颠倒了。对此,海通证券对媒体以“我们一位保代助理在文件上传时出了差错” 作为回应。而海通证券尚未因“粗心大意”受到监管部门问责。
实际上,类似道明光学乌龙上市的这种乌龙事件并非绝无仅有,今年9月28日,安杰科技IPO首发审核通过,但由安信证券撰写的招股说明书却被指抄袭了一年前上市的由兴业证券(601377,股吧)保荐的锦富新材(300128,股吧)。
道明光学的乌龙上市引发了业界对保荐人制度的炮轰。“行有行规,收人钱财就得把人家打扮得好好看看,别上错花轿,这是最起码的专业精神。” 宝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证券事务代表李敏斌在微博上点评。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则评论道:“此次道明光学事件,海通证券"春光乍泄",泄露出来的是保荐机构的"潜规则"只荐不保,让投资者看到的是海通证券作为保荐机构的责任严重缺失。保荐制度自2004年2月1日正式在中国股市推出以来,至今已有七八年了。但在这七八年间,保荐制度除了向保荐机构进行大量的利益输送之外,不能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不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完全背离了保荐制度推出的初衷”。并质问“这种只荐不保的制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吗?”
而叶檀更是直接拷问发审委的内部审批,“道明光学乌龙,于细节处显示出中国严厉监管体制,已被嘲笑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