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胶基本面及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看,胶市上方仍笼罩着层层乌云。笔者预计,中短期内沪胶反弹更加步履维艰。
在上周召开的欧盟峰会上,会议做出的三项决定是在解决欧债危机上跨出的一大步,但中长期来看,欧债问题的实质性解决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几个会议的召开。本周初始,因美指强劲反弹及我国10月PMI数值创两年多来的新低,胶价再次拐头向下,结束了上周反弹走势。
洪灾重创泰国汽车产业
近期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再次提高对今年全球天然橡胶供应量至1010万吨。不过,洪灾对泰国汽车业的影响却十分巨大。泰国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分会荣誉会长尼纳说,这次洪灾对泰国汽车业的影响超过了今年3月日本地震对日本汽车产业的破坏。
橡胶库存高企
进入10月份后,全国丁二烯装置检修基本结束,各公司丁二烯生产开工率逐渐提高。然而随着丁二烯产量的增多,国内丁二烯销售价格不断回落。10月31日,中石化华东销售公司丁二烯出厂价格为17500元/吨,华北销售分公司丁二烯出厂价格报15500元/吨。而在8月份,国内丁二烯价格曾攀至30000元/吨。此外,丁二烯产量的提高还导致了下游合成橡胶产量的增加,天胶库存的增多及市场上橡胶价格的整体回落。我国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9月份国内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增加15%至261万吨,其中9月份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增长8%至27.8万吨。
天胶库存方面,虽然交易所公布的显性库存持续少量减少,但青岛保税区库存却不断增多。10月底,青岛保税区天胶库存量接近12.8万多吨,复合胶3.8万吨,合成胶2.5万吨左右。国内胶价方面,11月1日,上海地区云南国营全乳胶报价28300元/吨左右,海南国营全乳胶报价28300元/吨左右;泰国3#烟片13税报价31000元/吨左右。当地齐鲁、吉化1502价格在23000元/吨左右,齐鲁1712报价在17200元/吨左右。下游采购有限,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
高胶价影响国内轮胎企业
近期,从部分上市轮胎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看,高胶价背景下,我国轮胎企业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佳通轮胎股份三季度财报显示,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分别降低42.33%和37.50%,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包括天然胶、合成胶在内的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所致。其实从去年橡胶价格不断涨至3万元开始,国内轮胎企业生产经营就不断恶化,行业利润率水平不断降低。据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轮胎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18%,多数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从目前国内轮胎企业经营现状而言,市场并不支持高胶价的再现。
欧盟会议难以有效拯救欧洲。虽然本周将召开FOMC议息会议及G20峰会等重要会议,但笔者认为,不论从天胶基本面分析,还是从整个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观察,由于缺乏实质性利好消息的指引,中短期内沪胶反弹难以持续。操作上,投资者可待G20会议结束后,适量空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