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以来LLDPE行业和宏观方面积极的因素致使前期下跌条件发生转变,但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包括LLDPE在内的化工品种整体基调将表现为宽幅振荡。
下跌条件发生转变
首先,期货高升水随价格暴跌而迅速转变为贴水,使市场缺乏进一步的沽空动力,止跌后又回到平水格局。其次,1月和5月价差从800点快速缩窄至120点,在熊市中,远月合约通常由于市场悲观的预期而下跌更多,当价差逐渐缩窄甚至为0,表明市场跌势暂停,相对底部形成。
第三,期货仓单在1个月内大幅流出2万手,这明显异于往年9—10月份情况,暗示着在本轮原材料价格大跌后,中下游市场在积极增加库存。
那么中下游是否具备真实的补库需求呢?从下游来看,三季度塑膜与农膜产量与去年持平,特别是农膜需求受系统性风险影响很小,价格平稳,农膜加工企业利润因此大幅提高,11月中下旬又迎来产销高峰,除了现货采购,对标准化的期货仓单需求也会增加。
再看中游,贸易商一般通过对市场的预期进行囤货与放货,从而影响现货供求关系,对LLDPE来说,贸易商同时也是期货参与主力,影响市场多空力量。前期现货紧跟期货下跌,贸易商不断降价抛售,在万元以上的库存消化大半,而国际货源的进口成本由于油价的坚挺维持在9500—9700元/吨,使得国内主要贸易商现货成本居高不下,对贴水的期货仓单有需求。
除了上述一系列LLDPE行业层面的变化,欧债危机缓和再度诱发了市场对后市宽松政策的预期,加重了做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