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缘何成为污染重灾区?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持何种态度?
“示范园区”排污,两岸百姓叫苦
沿江而建的这家“示范园区”是当地知名的工业园。走进工业园,高耸的烟囱随处可见,空气中不时传来刺鼻的气味。在园区附近的海山社区段家湾,房前屋后的树叶上积满了粉尘。
村民何爱华家的房子和企业厂房距离不到500米。为防止粉尘进入室内,他家一天到晚门窗紧闭,即便这样,二楼的阳台和房间还是落满了厚厚的粉尘。他说:“如果不关窗,家里桌子隔几个小时一抹全是粉尘,我们都不敢住这了。”
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受工业园排放污染物影响,这里的果树、棉花、稻谷等明显减产。段家湾60多岁的村民张细花说,原来自己家的橘子树挂满了果,而近年挂果明显减少,结出的橘子干瘪灰黑,像中毒似的。
村民谢玲玲说,我小孩出生几个月后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含铅过高,我们怀疑跟空气污染有关系。村民梅佛良说:“我们把这里的水送到县有关部门检测,他们说水质不好,要我们尽量不要喝。”
宿松县汇口镇与这家“示范园区”仅一长江之隔。今年7月6日,汇口镇三洲、同马等6个村的棉花枯焦一片,农作物受损面积近万亩。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实地勘查认定,污染为硫氧化合物所致。鉴于汇口周边8公里区域范围没有污染型工业企业,根据农作物受损程度自南向北逐步减轻的特点,初步判断污染源位于汇口镇正南面。
这家工业园位于汇口镇的正南面。湖口县环保局局长龚勇鹏解释说:“事发当晚,工业园一家制酸企业确实发生泄漏事故,但泄漏的量比较小,此次汇口污染事件应该是酸雨造成的。”汇口镇党委书记周骎则说,事后县、镇政府多次与湖口县有关部门沟通,但他们拒不承认污染来自工业园区,湖口发展以邻为壑,汇口百姓心里难平。
监控设备虚置,监管流于形式
金砂湾工业园与湖北、安徽两省隔江相望,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依靠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水运资源,近几年来,这家工业园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园区共有7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钢铁、冶金、造船、制药等重化工企业。
针对百姓反映的问题,当地的马影镇镇长高茂青表示,自己经常到村里去,没有闻到难闻的气味,也没发现粉尘污染,污染是“没有的事”。
湖口县一位负责人说,园区起步阶段引进了一些比较小型的化工企业,那些企业的确是有一定的污染,主要是一些排污水,最近几年园区关闭了几家污染重的企业。
湖口县环保局局长龚勇鹏说:“讲园区企业没有一点污染是不符合事实的,但县里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所有企业都进行了环评,环评率达到100%,园区建立了环境在线监测中心,24小时监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严格控制。”
但记者调查发现,园区污水处理厂至今尚未建成,一些污染监控设备形同虚设,企业污水排往长江。2010年10月以来,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陆续对园区企业偷排污水、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在园区擅自停运监控设备,并改动数据等情况进行了通报,要求取消宇星科技公司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第三方运营资格,以及对其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等。
时至今日,这家公司仍在金砂湾工业园运营。龚勇鹏说:“我们认为这个事没有那么严重,事后罚了企业一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