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柴油紧缺影响秋收 发改委约谈两大油企催放油
2011-11-04 14:53: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日,为了避免国内柴油供应紧张问题危及农业用油,发改委约谈了两大石油集团,并要求两大集团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严格落实发改委10月25日下发的《关于保障当前柴油稳定供应...
  近日,为了避免国内柴油供应紧张问题危及农业用油,发改委约谈了两大石油集团,并要求两大集团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严格落实发改委10月25日下发的《关于保障当前柴油稳定供应的紧急通知》,切实保障农业“三秋”生产等重点用油需求。

  昨日,在中石化的媒体见面会上,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发改委的约谈未表明任何态度,并表示不能叫约谈。而具体内容应该问发改委。

  自10月9日下调油价以来,柴油短缺开始出现,而对两大油企的不满也如潮水般涌来。

  保供应是两大油企的责任

  自10月9日下调油价以来,有过万民营加油站面临柴油断油问题。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多地的加油站出现限购柴油或无油可加的现象,民营加油站更是因此抱怨声连连。

  公众纷纷将矛头指向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

  而对于柴油短缺出现的原因,中石化曾表示地炼减产是重要原因,而地炼方面则表示原因是两巨头“控制销售”。

  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金银岛监测的数据显示,两大石油公司三季度的炼油开工率大约为77%,较上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左右。

  而昨日,中石化媒体关系负责人阎慧蓉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之前媒体报道的中石化炼油装置负荷率在70%左右系误读,1-10月份炼油装置负荷率都在100%以上,炼油产能一直在增加。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柴油短缺是中石油与中石化不满发改委下调成品油价格而故意囤积所致,而两大油企对此言论予以否认。

  中石油有内部人士解释称,10月份之所以出现局部柴油紧张,源于成品油流通环节出现短期波动,而非主营单位有意营造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针对一降价就用油危机的情况,社会上要求发改委“约谈”两桶油,打破成品油垄断,保证市场供应的呼声一直不断。

  近日,为了避免国内柴油供应紧张问题危及农业用油,发改委约谈了两大石油集团,并要求两大集团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切实保障农业“三秋”生产等重点用油需求。

  昨天,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发改委约谈未表明任何态度,并表示不能叫约谈。而具体内容应该问发改委。

  此外,他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实际上,并不存在“油荒”,而是“心慌”。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排队买油,供不应求的局面。中石化有专门的渠道保证偏远地区秋收秋种时候的油品供应。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柴油危机肯定是存在的,但只是局部的短暂的季节性的。政府让两大石油巨头垄断了石油的进出口以及石油资源的开采,眼下,来救急,缓解柴油短缺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责任。

  11月柴油短缺或有所缓解

  记者从中石油和中石化了解到,为保障重点地区的柴油供应,两巨头纷纷增加了对当地的柴油资源投放。其中, 10月份,中石油在两湖、川渝、河南、新疆、吉林、辽宁等秋粮主产区的柴油供应量,平均同比增幅超过51%。

  此外,针对近期国内部分地区柴油供应出现不同程度偏紧的状况,中石油要求各炼厂满负荷生产,鼓励炼厂增产柴油,增加四川、内蒙古、新疆和广西等资源紧张地区供应,加大外采量。10月初以来,中国石油所属炼化企业检修全部结束,炼油装置全部满负荷生产,日均加工原油41万吨,日均生产成品油2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和9%。

  据了解,随着两巨头的增供措施,目前,部分地区的柴油供应紧张也开始逐渐缓解。如中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增调了9万吨柴油进入四川,柴油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有业内人士指出,两大油企下属炼厂将在10月末以及11月中旬陆续结束检修,上游的生产环节运行回稳,但产品产出仍需通过检验、物流等环节;此外,中石油、中石化增加的柴油进口量后期也将陆续投放市场。但上述均需一段时日的流通环节,方可在下游终端有所体现。因此我国柴油紧张的局面将至少持续至11月中下旬,预计11月底柴油短缺将有所好转。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ST光明设子公司完善“金叶”品牌终端销售
下一篇:--再次沦为大股东“提款机”亚星化学又遭调查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