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明修合资道暗度免税仓 通润驱动漏税之实难掩
2011-11-16 13:41: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控股股东千斤顶厂将全资子公司与自身成立合资公司,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希望享受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专业从事曳引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

  控股股东千斤顶厂将全资子公司与自身成立合资公司,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希望享受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专业从事曳引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润驱动”)将于11月16日上会。通润驱动在招股书中称,通润驱动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是曳引机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内曳引机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亚洲等50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记者查阅通润驱动的预披露材料发现,自称中外合资企业的通润驱动,其合资方美国TORIN实际上是通润驱动控股股东千斤顶厂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千斤顶厂自己掏钱与控股子公司通润驱动成立合资企业,这又是一起典型的“假外资”性质,其目的不外乎是以此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但保荐机构东吴证券和北京天银律师事务所并没有对此行为进行纠正。而在此前,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就因涉嫌“假外资”违规享受税收优惠而被发审委否决。 

  “假外资”意欲何为 

  通润驱动是由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下称“曳引机公司”)于2007年整体变更设立,注册资本为7600万元,控股股东为千斤顶厂,千斤顶厂合计持有通润驱动69.08%的股份(含TORIN持有的16.58%的股份)。曳引机公司前身曳引机厂成立于1989年7月21日,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后于1999年6月18日改制设立为曳引机公司。2003年12月2日,曳引机公司注册资本从580万元增至9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73.33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美国TORIN以其自有资金现汇23.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3.33万元)出资认购,占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的25%。经当地政府审批后,通润驱动变更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通润驱动招股书提供的信息表明,美国TORIN成立于1993年4月12日,注册资本180万美元,是千斤顶厂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控股股东千斤顶厂将全资子公司与自身成立合资公司,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希望享受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在后来的历次增资和股权转让中,相关利益方更是煞费苦心,外资在通润驱动的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25%,而25%恰是“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所要求的外资持股最低比例。截至目前,通润驱动的“外资” 股东分别为美国TORIN、香港恒高和SCGC,持股比例分别为16.58%、6.45%和1.97%,合计持股比例刚好为25%。 

  即便上述增资的过程涉及一层或多层境外公司及复杂的关联资本交易,但归根结底,美国TORIN仍为千斤顶厂100%控股企业,因此,通润驱动则是不折不扣的“假外资”企业。 

  偷漏税金数额巨大 

  通润驱动的招股书介绍,通润驱动于2004年开始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也就是说,通润驱动在2004年至2005年度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2006年至2008年度减半按12.5%的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于美国TORIN属于千斤顶厂100%控股企业,那么同样是千斤顶厂控股的通润驱动享受的“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便属违规,此前违规享受的税收优惠理应主动补交税款。由于“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于2008年到期,2008年以前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暂且不明,但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报表来看,仅2008年,通润驱动需要补交的税款就超过1200万元。 

  “假外资”即“返程投资”,顾名思义,是境内投资者将货币资本或股权转移到境外,再返程投资到境内。由于假外资其实就是纯粹的境内资本,因而不会带来新的资本形成和就业,反而导致税收的严重流失,侵害民众整体的福利。此外,这类投资对内资形成了挤出效应,而且不真实的数字有可能误导国家政策的制定,对企业监管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通润驱动的问题并非特例。近期拟上市企业中因存在“假外资”与“假高新”而屡被媒体曝光的并不鲜见。究其根源,其实都是税收优惠惹的祸。但同类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恐怕与监管制度的缺失和造假成本的低廉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李方)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合资 免税 驱动

上一篇:费用资本化痕迹浓厚 荣科科技现金流成谜
下一篇:朗科U盘等电子产品被指在政府采购中价格虚高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