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进行战略重整。继2011年8月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人员精简之后,比亚迪又进行了整体的业务人员精简、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投资项目削减等举措。
比亚迪的调整措施显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1年7~9月,比亚迪共销售汽车 94024 辆,同比增长约 9.10%。其中, F3、G3、L3 这些车型整体销量有所增长。比亚迪首款 SUV 车型 S6 的销量逐月上升;新款轿车 G6 车型也于 9 月上市,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但同样据其财报披露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处于高位,相应的,比亚迪负债总额由去年同期318亿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97亿元。
“不能否认,和合资品牌相比,比亚迪的确面临一些问题。”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准备用3年时间来进行调整。
自我救赎
据记者了解,王传福所说的“调整”,体现在具体产品方面是,对于缺乏中高端品牌且一向激进的比亚迪,放弃内部品牌自我繁殖,转而在既有产品序列之外打造了全新的中高端车型系列“G系”,首发车型就是数字智能中级车G3.
在渠道方面,王传福表示,此前重经销商数量、轻经销商质量的模式,为当下的困境埋下了错误的种子,今后,比亚迪将优化管理团队和经销商网络,同时加强品牌设计,并在2013年完成这两方面的调整。而在成本控制方面,王传福说,比亚迪将从明年起大力压缩成本开支:“比亚迪2011年上半年成本开支为50亿元,下半年将压缩到30亿元,全年控制在80亿元~90亿元的水平;2012年,比亚迪将把成本开支控制在50亿元~60亿元的水平。”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2010年的成本开支超过了100亿元。
人力成本向来是资本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比亚迪从去年开始屡次进行的裁员举动,似乎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已经渐成趋势,这给制造型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必须加快技术的革新速度,提高机械化程度。”在回应人力成本控制的问题时,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的人力成本大约占到总资本开支的10%左右,比亚迪会配合一些工艺改革,把人力成本控制在一个更为理想的水平上。
“我们相信做自主品牌是有困难的,但也是有腾飞希望的。”王传福表示,企业犯错误没关系,但需要不断地总结,进而把它做好。但面对外资车企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加、车型成本控制的不断优化以及车型价格的不断下探,比亚迪要想在其规划的时间内改变传统汽油车业务的困境,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显然需要王传福及其团队拿出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