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勇杰 发自北京
连续三次融资,拟募集62亿元
11月中旬,刚刚发债融资22亿、再次拟发债融资10亿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钢”),被质疑美化资产、全力圈钱。美化资产、不断融资背后,已经高负债的山钢,一系列工程项目,依然缺钱。
“济钢、莱钢都有上万口人,每一步都直接触动所有人的神经,要实现产业整合,恐怕比股权整合更难。”一年前, 更名为山东钢铁有限公司。
“除了山东省省长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外,还有两位常委副省长出任副组长,足见山东省政府对这次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的重视。”10月26日,山东政府官员曾表示。
“今年山钢将按期完成淘汰9座高炉、2座电炉,以及减少炼铁产能415万吨、炼钢产能40万吨的任务。日后,将择机实施第二阶段压缩内陆产能的任务。”山集董事长邹仲琛在山东省政府召开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调度会议上透露。
山钢高层的上述表态,标志着济钢、莱钢产能压缩和内部整合,将要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前,济钢第一炼钢厂和第三炼钢厂部分产能已经实现合并,内部传言,济钢内部将会进一步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成立制造部、贸易公司、人力资源处等,并对下属钢厂进一步优化调整。
“济钢、莱钢都是过万人的企业,加上职工家属,足以组建一个中小型城市,大规模整合会非常复杂,阻力可想而知。”济钢下属轧钢厂负责人说,行政强力助推可以完成股权重组,但真正的内部整合,政府也会考虑诸多社会因素。
在强力行政手段效力不明显时,融资输血、重新调整利益分配,似乎成为平稳实现内部整合的唯一途径,这显然将继续考验山钢早已绷紧的资金链。“职工还不关心这些,上边也没有告诉我们会有什么调整。”一名莱钢钢厂工人表示,“整合到现在,还都是领导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