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勇杰 发自北京
2011年,又一个暖冬。对于光伏产业,这却是疯狂增长以后的极度深寒。即使在这样的极度深寒里,依然有一个个隐形的能源巨人,不经意间创造出巨额产能、巨额投资的神话。号称350亿投资、产能三强的吉阳光伏,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犹如雪莲花般的奇葩。
“无锡尚德都传言破产了,你觉得有哪家企业会在这时扩大产能?”11月28日,福建南安光伏基地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说。然而,在光伏企业自顾不暇、裁员消息频出的光景里,吉阳 依然难逃“异曲同工”之嫌。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
![]() |
![]() |
![]() |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
本报记者 孙勇杰 发自北京
2011年,又一个暖冬。对于光伏产业,这却是疯狂增长以后的极度深寒。即使在这样的极度深寒里,依然有一个个隐形的能源巨人,不经意间创造出巨额产能、巨额投资的神话。号称350亿投资、产能三强的吉阳光伏,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犹如雪莲花般的奇葩。
“无锡尚德都传言破产了,你觉得有哪家企业会在这时扩大产能?”11月28日,福建南安光伏基地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说。然而,在光伏企业自顾不暇、裁员消息频出的光景里,吉阳 依然难逃“异曲同工”之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喝下粤北活力啤酒
下一篇:中储粮周口直属库主任潜逃 两大委托公司告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