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各路资金越发活跃,寻机押宝重组概念股。
WIND )在内的房企重组成功“珠玉在前”,又有ST兰光在内的久候上市企业重组获批在后。
不过,监管部门仍旧反复强调,上述房企重组获批乃至成功重组,仅作为个案。并不意味着房企重组的大门就此打开。包括ST国药、*ST远东在内的多家上市房企借壳重组依旧受挫,显示监管层依旧严格把关房企在资本市场运作。
近期,备受关注的房企重组案例是ST德棉。11月28日,ST德棉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之后,ST德棉在公告中宣布将于潜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进行资产置换。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此次ST德棉的资产置换并未将上市公司的全部资产置出,从而避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进而规避开有关部门的监管红线。
吊诡的是,在ST德棉停牌前一日,公司股价以跌停收盘。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有可能是“机构故意砸盘清洗散户的操作”。或许,ST德棉的重组之路开始渐行渐近了。
谨慎“押宝”重组概念股
2011年的“妖股”要以ST盛润为最。今年8月,*ST盛润公布重组预案,计划用新增股份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虽然重组尚存变数,但是此消息一出,ST盛润股价居然被连续拉出18个涨停股价从9.07元/股飙升至21.81元/股,30日累计涨幅高达129.44%。
旋即,9月26日,*ST盛润2658万股限售股可以上市流通。自当日起,*ST盛润连续7天被钉死在跌停板上。截至12月5日,*ST盛润收于10.81元/股,46个交易日累计跌幅高达50.53%。
除去*ST盛润这种“极品”的妖股外,刚刚重组失败的*ST昌九也让股民饱尝股价“落山车”之苦。
据媒体数据统计,截至12月1日,今年明确表示终止重组且无新重组动向的上市公司达到26家,而去年同期遭遇重组失败的上市公司只有13家。
事实上,受监管部门重组新规影响,上市公司借壳重组标准与IPO趋同。再加上目前整体经济环境相对低迷,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弱势环境下,投资者应该慎重押宝,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