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政策退出留隐患 农村家电服务保障基金迫在眉睫
2011-10-01 01:59: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家电政策退出仍留隐患   建立农村家电服务保障基金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许意强   山东省商务厅的一纸公告,再度将隐藏在“家电下乡”政策背后的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此前,家电下乡政策在...

  家电政策退出仍留隐患

  建立农村家电服务保障基金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许意强

  山东省商务厅的一纸公告,再度将隐藏在“家电下乡”政策背后的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此前,家电下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屡屡遭遇“骗补”、“钻漏洞”等问题,在政策退出后,国家相关部委仍将面临“中小企业退市后”农民所购家电的服务谁来负责等诸多隐患。

  解决下乡政策退出后的家电市场秩序稳定和售后服务等社会问题,已成为摆在商务部、财政部、工信部三部委面前“迫在眉睫、亟待破解”的问题。

  政策执行被钻漏洞

  9月21日,山东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发出公告称,将取消423家填报虚假信息销售网点、2172家无销售纪录网点的“家电下乡”销售资格。这距离山东家电下乡政策结束还有2个多月时间,政策执行部门已经提前开始动手了。《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述被取消的销售网点中,不乏三联商社、国美(微博)电器、日日顺电器、中国电信(微博)、皇明太阳能、青岛利客来、新飞、康佳、澳柯玛等知名企业。这意味着,在山东省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近4年中,竟然有2000多个网点没有产生销售,甚至还有众多品牌家电企业疏于管理导致旗下销售网点出现上报虚假信息的情况。

  山东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过是“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实施中的“冰山一角”。《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看到,截至9月25日,共有619家生产企业、506家销售企业、24145款推广产品、195665个销售网点参与到家电下乡活动中来。与之对应的则是,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的“投诉信息”则高达5259条。

  一直以来,如何监管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中标产品的质量、中标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行为”,避免这一“利民惠企”政策变成少数企业手中的“牟利工具”,成为摆在政策制定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自政策实施以来,关于家电下乡政策骗补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屡打屡现”。之后,甚至批量性出现中标的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冰箱等产品在国家质检部门的定期抽查中被发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情况。

  早在数月前,就有家电企业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在家电下乡三部委组织的政策实施座谈会上,不少大企业都提出希望在今年底提前终止家电下乡政策。因为涉及的销售网点数量大、涉及中标企业多,政策实施过程中,财政补贴资金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一旦大中企业因管理不到位出现旗下销售网点的骗补行为,都将极大伤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

  应建政策退出机制

  随着政策步入退出通道以及地方政府对于补贴环节和流程的管理收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当前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重点。同时,政策退出后的市场监管和消费权益维护问题则再度摆在了众多政府监管部门面前。

  家电观察家洪仕斌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政策虽然有退出期,但政策的影响力和口碑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发生作用。对于4年来已经销售的家电下乡产品,一旦出现生产厂家或者销售网点关停情况,其售后服务应该如何解决?同时,政策退出后短期内如何防止众多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不再继续打着下乡旗号销售?政策退出面临的问题还不少。”

  政策实施之初,对家电下乡产品和销售企业采取了严格的“公开招标”,并对中标产品和中标销售的企业收取了产品质量保证金,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政策的“进入门槛”。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围绕家电下乡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定中,均没有针对政策退出后的市场管理和消费权益维护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多位不愿具名的家电企业人士指出:“政策退出后,肯定会有一批小企业面临关门退市的问题,还有更多的企业面临从全国或者区域市场的退出。一旦这些企业无法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作为购买国家政策为背书的中标产品,农民肯定将责任推向国家相关责任部门,最终受伤的还是国家部委的信誉。”

  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针对一些农民投诉的产品售后服务问题、产品补贴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了“踢皮球”。对于消费者投诉产品服务慢,财政局则回复消费者,让其找工商部门;对于产品售价与中标价不一,财政局回复建议向物价局举报;还有这个区的商务局将问题抛给另外一个区商务局等等,这类问题提前暴露出家电下乡退出后面临的“退市厂家的产品谁来服务”的严峻考验。

  有企业人士提出,参照政策实施中建立的严格“准入制度”,政策退出后还要建立完善严谨的“退出机制”,将此前各家中标企业和渠道交纳“中标保证金”转而设立“家电下乡服务保证基金”,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对家电下乡服务提供全程监管,避免因某家企业退出市场而影响到整个国家政策的声誉和口碑。

微博推荐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政策 退出 隐患 农村 家电

上一篇:九阳等30家企业豆浆机未用“问题润滑油”
下一篇:谁是快洗明星 八大品牌滚筒洗衣机横评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