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九曲桥下的荷花池内,水面之下密密麻麻的硬币清晰可见,俨然成了一个特色景点。近日,一幅工作人员划着船、弯下腰捡硬币的图片在网上广为流传,有人质疑起这些钱的去处, 并不给换,我们只得另想办法,找到商城内的摊位,一家家地询问对方是否需要零钱,需要耗费一番周折方才能够凑齐大面额的纸币。”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尽管投掷硬币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不过对方也坦言,这方面始终无法也没有权利禁止。“之前也出现过很多拾荒人员在此用磁铁吸硬币,我们也没办法管。”
记者随后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厉明先生。他向记者表示,撇开管理方捡钱的行为不谈,游客在未经同意或设立好的范围内投掷硬币本身就值得思考。他认为这一动作有碍观瞻,的确增加了相关管理企业的管理难度。而到底谁有权利处置这笔钱呢?厉明认为,游客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故意将硬币抛入水中,本身就属于一种丢弃行为,而不是遗失,因此管理方也完全有这个权利去池塘中打捞起这些硬币。
持此观点的并非厉明一个,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对记者说:“为了许愿投掷硬币的这个动作,就意味着放弃了该硬币的支配权,与此同时,他也并未指定转让给任何人。因此这些硬币不属于任何人,都有权处理这些硬币。”顾骏提出,拾荒人员、看池塘的老董捡拾其中的硬币也没有问题。“并非池塘内的所有东西都属于物业。能够表明这些硬币属于物业的办法只有出示相关的声明,并且提供依据。譬如一个箱子或是写有捐助对象的告示,那就等同于一个捐款箱了。”
关注二:谁来监管物业处分钱时不私用?
豫园商城物业将硬币捐款给红十字会,本身便是出于好意。不过也有人质疑,谁能保证这笔钱都送到红十字会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均无人会监管这笔钱,全凭自觉性。顾骏对此直截了当地表示:“这些钱的去处根本就不需要监管。”不管是企业或是个人,并非特殊的组织,又有何必要去监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