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向好。劳工部公布的截至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降至39万人,自4月中旬以来首次降到40万以下;而9月份美国的贸易赤字为431亿美元,创下近10个月来最低水平。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首份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报告,提示银行业风险,致使银行股周三全线下挫引发市场步入调整。实质上,国内金融业风险杠杆较低,居民储蓄观念较强,而地产信贷的问题不足以令银行业限于困境。
面对调整不必恐慌
从本轮反弹特点分析,普涨以及板块轮动特征显著。从低估值的银行保险品种引导市场走出泥潭,到文化以及环保产业引燃市场情绪,再到“十二五”规划中的物联网、信息技术逐一走强,最后到受到市场冷落的电力股极力上攻,市场的普涨效应显示出反弹具备持续性而非“多日游”。
目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场外入市资金,而2550-2600点的前期密集成交区存在较多套牢盘,短期技术上难以向上突破,需要持续整固方能积蓄力量上攻。这也是市场试图两次上攻2550点均回落的主要原因,短期该位置将成为重要的阻力位。另外,市场下降的同时成交量并未明显放大,显示出多方资金并未明显出逃。而近期持续公布的各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为市场提供更多结构性机会,市场行情难以停歇。
从下跌品种分析,银行板块率先步入调整表明市场短期需积聚动能,弱势整理格局将呈现,而前期反复活跃的品种或将进入回落通道。投资者应以理性态度对待市场调整,无需追涨杀跌,应耐心等待市场回稳。同时,应适当关注以低估值优势著称的二线蓝筹板块,如煤炭、钢铁、基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