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十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发展迅速。”1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第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如此表示。
同日,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范春永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国企业海外走出去战略,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这样才能够将多方资源整合起来。”
-
增长的势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副秘书长包润石表示,投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力,也是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驱动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质量的对外投资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刘连舸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当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说对海外风险的认识和控制,由于投资和经营环境不同,企业“走出去”面临比国内更大的风险,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频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民族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风险是难以把握和被认识到的。
“在企业走出去战略中,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发挥金融‘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大力支持中国资本‘出海’,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才有可能成功。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业务已经遍及113个国家,外汇贷款余额1873亿美元,占开行总资产的20%。”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说。
“走出去”急需多国投资指南
“现在全球已经有6100多个多边以及双边的协议,这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提供了条件。如果要实现健康的双边协议,实际上也是积极促动全球行动的协调。多国投资指南现在也在不断推出,尤其是像巴西、阿根廷,我们也在积极实施这样的多边协议。”包润石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经合组织在全球的国际投资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谈判也在不断推进,积极地为各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为各国提供跨国投资指南。
包润石表示,“我们在全球交易当中会发现,为了打击跨国投资出现的腐败以及贿赂,现在已经有30个国家参与到了全球行动当中,同时有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参与到了这样的对话当中。”
“有的企业对掌握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权重视得还不够,认为只要有成本和质量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胜出,不重视规则和标准,这让很多中国企业吃了亏。”刘连舸认为。
包润石表示,中国的入世对于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经合组织的各个成员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规定,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各国的跨境投资提供一个更好的分析成果,更希望看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积极使中国对外投资行为更符合国际标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通胀回落趋势确认 预计近期降存准 _
下一篇:温州业内人士谈金融新政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