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5870亿元的新增贷款额为4个月以来最高,超过了接受彭博调查的所有18位经济学家的预期。尽管因为缺乏有关10月份表外信贷的信息,现在判断实体经济的整体流动性条件是不是已显著放松可能为时过早,但在与本报记者连线的几位外资银行专家眼里,银行信贷已然放松,至少在表内是如此。他们将此视为显示选择性放松已经开始的一个信号,称其大大缓解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急剧放缓的担忧。不过,鉴于此次放松政策的目的是避免经济“硬着陆”而不是制造另一轮经济繁荣,多数专家认为放松可能是临时和微调性质的。
具体来分析10月份金融数据。首先,票据贴现业务持续萎缩,较上月减少了约700亿元,但普通银行贷款增加了约6600亿元,从而大大抵消了票据萎缩的影响。 陷入衰退以及中国出口出现严重问题。
考虑到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压力的上升,以及CPI和PPI压力的急剧下降,孙明春认为中国决策者可能在放松政策时更加主动的几率上升,而放松措施的力度可能大于预期。他说,央行在今年年底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几率显然正在上升,“目前的几率为40%”。孙明春说。
尽管如此,孙明春提醒道,此次放松政策的目的是避免经济“硬着陆”,而不是制造另一轮经济繁荣,因此信贷放松可能是临时和微调性质的,类似于去年年底的情况。他预计目前的放松将在2012年1月份以后结束,此后决策者将重新恢复其紧缩姿态,因为其面临限制货币增长的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