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显示,本周发行的520亿元一年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为3.4875%,与上周相比下行8.58个基点。这是一年期央票利率继上周下行1.07个基点后,连续第二周出现下行,超出了大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期。
市场分析认为,央票利率下行的主要原因是,此前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存在较大利差(18个基点左右),加之未来政策向宽预期不减,机构需求空前高涨,最终抬高央票价格(下调利率)。而在庞大的认购需求之下,央行虽然本周大幅提高一年期央票的发行规模,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其利率下行。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近期银行间资金相对宽松,流动性充裕,货币政策微调迹象渐显。15日,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隔夜shibor利率为2.9125%,仍处于3%以下;14天shibor利率下跌34.09个基点至3.3949%;7天、6个月等其余期限shibor利率无明显变化,均处于较低水平。
此次央票利率下行,也加重了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松动的预期。导报记者发现,目前一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之间还存在10个基点左右的利差,市场需求旺盛的基础上,央票利率依旧存在下行趋势。而不少机构已经给出分析报告指出,一年期央票利率若低于3.4%,就极有可能触发降息。
不过,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卫向导报记者表示,短期内不会有降息的可能,央票利率会否继续下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当前利率水平并不算高,在内需依然强劲、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没有降息的必要。目前保持货币市场利率体系稳定有助于维护市场稳定,央行在利率下调方面会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