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发挥市场机制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_
2011-11-17 12:22: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财税体制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与发展方式转变,主导产业应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  1。超八成的学员认为以往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有限,并且认为调整经济结构关键是需要财税体制改...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财税体制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与发展方式转变,主导产业应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

  1。超八成的学员认为以往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有限,并且认为调整经济结构关键是需要财税体制改革与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变。有86%的学员认为近年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部分成效,但效果不明显;仅有8.6%的学员认为进展较好,且成效显著。关于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选择,有86%的学员认为重点是财政与税收政策,有58%的学员认为重点是金融与资本市场政策。86%的学员认为改变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是政府行为改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有36%的学员认为还应加强民意调查与舆论监督。

  • 发展政策滞后,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关于政府财力是否可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67%的学员认为不可以,认为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责更重要;有50%的学员认为可以,政府可以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关于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障碍,72%的学员认为政府缺乏长远的、可操作的战略支持政策,48%的学员认为产权保护与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滞后,34%的学员认为金融市场改革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滞后。

      3。六成学员认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六成到七成的学员认为风能、太阳能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核能与生物质能也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面。八成学员认为低碳能源发展的困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能源体制与政策,其次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环境与技术、人才支持。五成学员认为技术与商业瓶颈是低碳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主要障碍,传统能源与低碳能源在今后一个长时期会并行发展,逐步实现替代。关于发展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0%的学员认为发展新能源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大,24%的学员认为发展新能源需要较多的投入,目前还没有产出,16%的学员则认为发展新能源对现有的能源产业会带来冲击,但整体影响还待评估。

      4。关于发展低碳能源的困难,81%的学员认为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能源体制与政策,43%的学员认为缺乏有效的市场环境,36%的学员认为缺乏技术和人才支持。关于低碳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程度,53%的学员认为低碳能源发展存在技术和商业瓶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替代传统能源,43%的学员认为传统能源有自身优势,有可能与低碳能源并行发展,16%的学员认为低碳能源是解决气候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关键,将替代传统能源。关于地方政府在减排和环境保护上遇到的难题,81%的学员认为减排影响到企业经营和当地经济增长,阻力较大,48%的学员认为缺乏减排和环保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条件,减排成本较高。

      三、重视市场机制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政绩考核方式,同时应重视发挥市场机制。有学员指出,转变发展方式,重在解决干部政绩考核考评问题,实行干部逆向考评办法,即制定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干部的政绩,作为升迁的依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领导,特别是党委重要领导。有学员强调,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降耗减排的前提下,以市场为主导,发挥不同层次的各自优势,调整相关税收、信贷、土地政策,通过差别政策引导发展方式转变。也有学员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要处理好发展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关系。

      2。尊重科学规律,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企业与市场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有学员指出,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市场优先,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政府与企业、市场相互制约的机制。政府做追求公平的事,企业做追求效率的事。高度重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加大对资源开发区的保护支持力度。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一哄而上,国家要正确引导,同时要解决好地区间、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问题。中央统筹,发挥地方区域优势与特点,发展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

      3。破除垄断,界定清楚政府职能,是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有学员指出,坚持政府公共财政职责,把住工作重点,把重点做到位,但同时也要防止对市场、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政府应给市场推力,为市场调整各要素、发展新兴产业创造良好条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企唱主角的观念。制定融资导向政策,鼓励科技与资本的融合。市场能做的,政府少做;市场不做的,政府区别做。也就是说,十年、二十年后市场能做的,政府目前要全力做;十年之内市场可做的,政府出政策让市场做。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政府应强制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承担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造活动,承担战略性信息产业导入期或初期成长的市场风险。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正视中国金融系统风险 _
下一篇:农产品价格温和回落 后市下行空间有限 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