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央行11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对比此前央行的表述,发现许多口径都发生了变化。对于下一阶段的一些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 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年内货币政策“惊天动地”的动作估计没有,但信贷投放方面乃至社会融资方面存在结构性的微调和预调。
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表示,提出适时预调微调,也突出了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个背景下,实际暗示了短期有货币政策放松的倾向。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在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和流动性偏紧的条件下,年底前对流动性控制有所放松的可能性加大。政策微调可能遵循定向宽松、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下调的顺序。
不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应更着重“稳健”而非“预调微调”。
资料回顾8月12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巩固前期调控成果,科学评估判断政策的当期和预期效果,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
9月3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年第三季度例会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注意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