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河南23家担保公司非法吸储超百亿 挤兑危情升级
2011-11-19 18:03: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河南担保业脆弱的神经又一次紧绷。  11月10日上午,郑州市主干道花...
    河南担保业脆弱的神经又一次紧绷。

  11月10日上午,郑州市主干道花园路自北向南车道几乎堵了一整天。来自河南中达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中达担保)的众多投资客户在花园路正道花园商厦门口拉起了“还我血汗钱”的横幅。

  继“盛归来”“圣沃”事件后,越来越多的河南担保公司陷入挤兑危情。《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知,经由河南省工信厅、公安厅经侦总队牵头的全省担保行业双向排查结果显示,截至发稿共有23家担保公司涉及非法吸储,涉案金额超过100亿元。而据郑州担保公司聚集地的郑州金水区工信局一份内部文件显示,河南省政府已经成立了由工信厅、公检法等部门组成的临时专案组,要求各担保公司负责人24小时开机,每6小时汇报情况,并随时接受调查。

  上百亿资金被套

  发生在中达担保身上的挤兑围堵事件仅仅是河南整个担保行业的一个缩影。“除去盛归来、圣沃、中达外,还有新通商、宝银等公司都先后发生了挤兑事件,在政府的介入下,大多数都采取了延缓还款期限的做法,而那些投资客户则每天都去担保公司‘上班’,一步都不敢离开,生怕钱要不回来。”郑州当地一位担保公司老总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已经有超过100家的担保公司不同程度遭遇挤兑。

  在河南相继发生“盛归来”“圣沃”事件后,由河南省工信厅、公安厅经侦总队牵头的全省担保行业双向排查活动正在悄然进行。“一是排查到底有多少家担保公司涉及非法吸储;二是排查担保公司资金到底流向何处。”一位参与此次排查的经侦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目前已经发现存在非法吸储现象的担保公司共计23家,涉案总金额超过100亿元。”该经侦内部人士透露,截至2011年11月15日,已经发现问题的23家担保公司中,有5家被立案调查。

  “立案调查就证明要么老板跑路了,要么放出去的钱短期内无法收回,而处于资不抵债状况。”郑州当地一位企业老板告诉本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经常遇到前来借钱的担保公司老板。

  根据河南省政府官方统计资料,目前河南全省登记在册的担保公司共计1640家,注册资金578亿元。而前述23家涉及非法吸储的100多亿元资金占全省注册资金的近1/6.

  “涉案金额超过100亿元与注册资金没有直接关联。”前述经侦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23家公司存在大量的相互拆借现象,同时还发现,这些担保公司非法吸储的钱甚至放贷到了温州。

  据透露,此次由经侦部门组织的排查主要是依靠担保公司自查的形式来完成,各担保公司负责人以书面形式上报是否存在非法吸储、吸储资金量以及资金流向等问题。

  “政府说了,最好如实上报,否则出了事情谁都保不了,我听说总共有43家担保公司承认有非法吸储,但这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还有很多老板在隐瞒,整个郑州的担保公司老板都在四处借钱。”前述担保公司老总透露,自己吸储的资金也有近1亿元,但自己已经筹到了钱。

  2011年11月6日,郑州市金水区工信局对辖区内各担保公司下达的文件显示:根据担保公司目前不能及时兑付投资人资本金的现状,省政府成立了由工信厅、公检法等临时组成的专案组,要求各担保公司董事长及高管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专案组调查,每6小时汇报工作进展。

  同时,该文件还要求各担保公司在2012年5月31日之前结束兑付工作,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控制担保公司董事长及高管自由,而由政府监管,否则以非法拘禁直接批捕,在最后日期不能兑付,则以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罪直接立案批捕。

  一位参与担保公司理财客户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政府已经派驻工作组进入出现挤兑现象的担保公司。每个担保公司的工作组通常由4名工作人员组成,分别为河南省工信厅、郑州市中小企业局、担保公司所在区的工信局以及着便衣的公安干警。

  双向排查:房地产成首要对象

  “除了排查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是否存在非法吸储外,还对担保公司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情况进行摸底。”前述经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河南正弘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清向记者证实了经侦的排查,担保公司吸储的钱大部分都经过了层层“吃息”,到了担保公司手中,已经是2分或者更高的月息了,“除了房地产,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提供这么高的回报率。”李向清说。

  而河南的房地产行情是否能够支撑这么多高息贷款成为此次河南担保行业挤兑事件最为关键的因素。

  记者从河南省房地产商会了解到,2011年9月份,郑州市市区商品房销售6138套(间),环比下降3.08%,同比下降36.11%;商品房销售面积65.9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09%,同比下降29.99%。

  “原本预计2011年销售50亿元,到现在才完成了20亿元。”李向清告诉记者,正弘置业蓝堡湾二期在“国十条”影响下,“销售很差”。

  记者从郑州市房管局获知,总计2800余套的蓝堡湾二期项目在2011年10月份,仅仅销售了6套。

  蓝堡湾项目早在“思达系”汪远思手中时,就因高息贷款而被迫陷入重组,“除了银行借贷外,大量的民间高息借贷压垮了这个‘郑州地王’,而其中就有来自河南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兴业担保、大用担保以及宋基会旗下担保公司的钱。”一位熟知蓝堡湾项目重组的债权人告诉记者。

  担保公司非法吸储到底多少流入了房地产行业目前并没有统计,不过,最近郑州的土地、房产交易以及按揭市场却“异常火爆”。

  “最近两个月,很多地产公司找上门来,希望将手中的土地和房产变现,抵押或者出让都可以。”河南方华土地信息数据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急于变现的土地或房产在市场中仅仅能够获得市面价格的6成。

  “真正成熟的地产企业通常不会用担保公司的钱,而担保公司的钱大都流向了一些初涉地产界的中小型公司。”河南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进京告诉记者,这些小地产商抱着投机心理用担保公司的钱,但是居高不下的利息使得地产企业使用这种融资手段充满了风险,其中一些地产企业干脆自己成立担保公司,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和资金便捷的使用渠道。

  “这些担保公司通常将收益寄托到未来地产项目运作结束,但是一旦中间出现问题,将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关键。”赵进京说。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分享: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将发布 或引爆新一轮政策潮
下一篇:美国银行抛售建设银行股份 中投17.5亿美元接手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