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债券市场中,国债和金融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为主的企业信用债券发展严重不足。信用债券市场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扩大直接融资、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企业和居民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信用债券发展力度。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都规定,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即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百分之四十。债券利率无法远离受管制的基准利率,资金供求关系未在债券利率中得到充分反映。在这种格局下,信用债券收益率总体偏低,投资债券的收益甚至难以战胜通货膨胀。这就使得债券对投资者缺少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债券投资需求。对发行利率的管制妨碍了信用债券发行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导致不同信用级别的发行人的筹资成本趋同,优质企业融资成本偏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收益债券品种的推出。因此,要形成合理的债券利率体系,必然首先要求理顺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利率市场化,而目前民间利率的高企已经在“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就需要抓紧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在综合考虑金融体系稳健性、资金供求关系等因素之后,逐步放松对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并最终取消,使资金价格充分反映供求关系。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必须要加快,在存贷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行放开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债券发行利率的限制。
积极推进信用债券产品创新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债券市场产品数量不多,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要,也难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不同资金性质的投资者。为此,需要积极推进信用债券产品创新。长期以来,监管机构在产品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随着创新机构的不断完善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市场成员在产品创新中必须担任主体角色,由客户需求与市场竞争推动产品创新。信用债券产品创新方向包括:一是在近期内,应根据市场需求、风险控制水平和法律法规配套程度展开产品创新,重点发展高收益公司债、私募债券、证券支持抵押凭证与 的一条现实途径。无论从发行人还是投资人的角度看,当前的市场环境都具备了建立成熟的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先决条件。从发行人的角度看,高成长性和高利润率能够支撑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发行较长期限的债券融资将能够达到稳定企业现金流的目的。此外,用债券融资替代股权融资对于企业发起人避免稀释公司股权方面而言可能更为有利。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尽管这些中小企业的当前评级可能较低,甚至于很难获得评级,但由于企业的高速增长,通过分散化投资于大量的这类债券,是能够实现稳定收益的。综合来看,高收益债券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益尝试。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分享: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