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7年12月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加大了流动性紧张局面,或加速货币政策调整,下调存准的可能性加大。
10月份外汇占款,相比较上半年月均3300亿元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济学家认为,整个四季度亦将维持低位。
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炳林表示,外汇占款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贸易顺差的变化,一方面是资本项的流入变化。资本项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四季度仍将维持低位。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分析师李涛表示,9月份以来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资金回流美元,使外汇流入放缓。但从未来几个月来看,随着年末的临近,全球范围资金回流美元的压力将持续存在,预计外汇占款年内都将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另外,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高利表示,房地产投资和外部需求的下滑,中国经济正在下行通道中继续滑落。虽然政策的微调正在积极发生,但目前的力度难以阻止经济的趋势性下滑,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的投资热情正在降低。同时美国经济疲弱未见好转,欧洲债务危机危及银行系统,避险需求驱动国际金融机构希望能够持有更多的美元流动性,这也可能导致部分资金流出。
据wind统计,11月份票据正回购到期资金3250亿元,加之12月公开市场到期量会进入“冷冬”,仅有250亿到期量,公开市场在短期内很难继续维持净投放。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占款出现超预期下滑,加之中小银行还面临补缴保证金存款准备金,流动性压力将会凸显。
高利表示,从未来货币供应增速走势看,外汇占款增量或出现系统性下降,基础货币供应增速或将面临萎缩。另外,“金融脱媒”情况将有望缓解,社会资金有望逐步回流储蓄。这两个因素叠加,中长期来看,货币供应增速有可能出现“有底部无回升”的态势。短期来看,年末财政集中支付,存款向企业及居民部门转移,或将对流动性起到改善作用。
对实体经济而言,外汇占款和国内银行新增信贷流动性的两大来源。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