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在经历连续两周下调后首度企稳,持平于3.4875%。伴随市场资金面转紧,本周一年期央票发行量收缩至150亿元,相比上周大降37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530亿元,较上周减少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周之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将急剧减少,而央行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外汇占款出现249亿元的负增长。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基础货币投放能力下降,如果资金紧张状况难以有效缓解,货币当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将增大。
其实,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早已随着10月宏观数据的公布日渐高涨,而货币政策已出现定向宽松。分析人士表示,根据央行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预计未来央行还将主要依靠数量型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调节,预计12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增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是关键时间窗口,而降息则可能在2012年中期前后进行。
通胀经济双放缓为货币政策放松创造条件
11月初统计局发布了10月宏观经济数据,10月CPI同比增5.5%,比9月CPI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通胀处于下滑轨道。10月PPI同比上涨5%,低于市场预期以及9月6.5%的水平,显示未来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传导的通胀压力将会逐步减轻。另外,欧债危机影响国际 (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评论称,从当月新增贷款较上月明显回升来看,信贷投放已经开始向部分领域放松,政策开始微调。11月16日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首次提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专家认为,如果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信贷的定向放松和公开市场操作放量投放可能就不足以改变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增长,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迎来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