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中海油中石化等油企巨头多个项目未过环评叫停
2011-11-25 07:57:27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11月25日00:24 在“十二五”规划中硬性标准的确立,环保部对大型项目的审批话语权也势必会更趋强势。一大批此前广开绿灯的上马项目也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核查。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环评工...
2011年11月25日00:24 在“十二五”规划中硬性标准的确立,环保部对大型项目的审批话语权也势必会更趋强势。一大批此前广开绿灯的上马项目也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核查。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环评工作基本都由业内的环评公司负责,而很大程度上,带有“承包商”角色的环评公司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不会严格执行评估标准,这也是造成多数项目难以达到环保标准的主要症结之一。

“环评公司会最大限度地配合业主公司,尽快地推动项目上马,这个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马军说。

多方力量博弈

虽然环保部严格执法,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压力也会接踵而至

虽然环保部一改往日温和,但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是,面对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博弈,环保部的职能捍卫却往往成为强弩之末。

一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多数情况下,虽然环保部在审查环节能严格执行,但在公布信息之后,来自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压力也会接踵而至。

“如果环保部对项目的审查没有通过,企业和政府往往会通过不同手段对此进行游说,甚至不惜动用政治资源。”上述知情者说。

据其透露,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应对监管部门检查时都存在“走过场”现象,而在上市环保审查环节,一旦获得通过,其在排污方面的信息公开,以及治理情况也都难以保持,甚至变本加厉。

“我们此前就调查过一家大型化工厂,在接受检查后甚至‘埋管偷排’,将管道掩埋后大量排放污水,类似于此的企业不在少数。”马军说。

而相比企业的临时敷衍行为,有时地方政府态度也会成为环保部门难以落实监管力度的主要原因。

上述知情者称,一般涉及大型能源项目的企业或拥有央企身份,或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这种身份对垒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围绕项目的环评工作被不断政治化。

“随着环保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现在出马的官员的级别也越来越大,以前是市长出面协调,现在则是省领导直接沟通,各个地方的很多大型项目也都是由省领导亲自督导。”知情人士说。

针对脱节的监管系统,马军表示,环保部应最大程度地对信息公开化,并适当动员环保组织的力量,一起参与监督。

“中国存在污染记录的企业数目庞大,单纯依靠环保部的能量显然不够。”马军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前十月工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
下一篇:前十月装备制造业景气度明显回落 船舶业低迷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