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作出上述承诺的同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减排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已经在2005年的基础上累计降低了13%,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
另外,中国通过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的大部分。
曹荣湘认为,IEA在作预测时,还应充分考虑“转移碳排放”的问题,即发达国家转移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一国生产的产品要在多国消费,而一国又要消费来自多国的产品,如此,生产、出口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国家,要计入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进口、消费这些产品的国家,却没有计入这部分排放量。
据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提供信息显示,中国去年净出口钢材2500多万吨、焦炭1400万吨左右,还出口了大量的机械产品等,其中都包含了相当数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这些都相应地增加了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了进口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IEA的预测结果可能会被发达国家利用,它们正在寻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并将其转嫁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曹荣湘说,“这是很危险的倾向。”
(任丽颖 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