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球央行再度联合救市,证明目前全球都面临着最糟糕的流动性危机。”
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表声明,决定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
“这是全球央行再度联合救市,证明目前全球都面临着最糟糕的流动性危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11月30日,中国股票市场的无序下跌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将埋流动性祸根
美联储声明指出,将把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该举措将从2011年12月5日开始生效,目的是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的冲击,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此外,美联储将再度延长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这5家西方主要中央银行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至2013年2月1日。2010年5月起,因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形势恶化,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显著增加,美联储启动了与其他西方主要央行的临时性货币互换机制,保证美元供应。
“这是应对欧债危机之下出现的流动性紧缩加剧的无奈之举。”孙立坚说,“目前,全球市场出现持续流动性紧缩,市场投资者奉行‘现金为王’,抛售风险资产,股市经常恐慌性下跌,人人自危的恐慌心理制造了假通缩。美联储此举等于向市场再度注入流动性,但此前救市的流动性还未消化,又叠加新的流动性。一旦欧债危机平息,欧美政府救市所投放的流动性将再度泛滥,到时候我们将面对比今年更为剧烈的通胀预期。”
对外预留调控空间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央行此次选择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利率工具。
孙立坚表示:“央行没有动用利率工具,正是考虑到了全球流动性反弹会加剧通胀预期,一方面央行手中需预留更多政策工具来调整预期,另一方面央行趁此机会下调准备金率,为未来政策调整预留空间。”
在专家看来,央行下调准备金率点位也掐得很好。
欧美经济动荡正造成中国外汇占款减少,2011年10月外汇占款出现自2007年12月以来首度负增长。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