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销售电价今起每度上调3分钱 居民用电暂不涨
2011-12-01 21:57: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12月01日12:14 。”薛静说。【阶梯电价制度】80%的居民户电价保持基本稳定除了压煤价、涨电价,发展改革委宣布将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用户消费电量不同实行不同...
2011年12月01日12:14 。”薛静说。

【阶梯电价制度】

80%的居民户电价保持基本稳定

除了压煤价、涨电价,发展改革委宣布将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用户消费电量不同实行不同电价标准,电价随用电量增加而呈三级阶梯式的逐级递增。

其中:第一档电价原则上维持较低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稳定。第二档电价逐步调整到弥补电力企业正常合理成本并获得合理收益的水平。第三档电价在弥补电力企业正常合理成本和收益水平的基础上,再适当体现资源稀缺状况,补偿环境损害成本。最终电价控制在第二档电价的1.5倍左右。第一档电量,原则上按照覆盖本区域内80%居民用户的月均用电量确定,即保证户均用电量在该档电量范围内居民户数占居民总户数的比例达到80%。起步阶段电价维持较低水平,三年之内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将对低收入群体提供每户每月10千瓦时或15千瓦时的免费用电量。这一政策需由各地方政府履行价格听证程序后实施。

薛静建议,配合峰谷分时电价一同实施将会更好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果。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表示,在实行居民阶梯电价的同时鼓励实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并要求各地制定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办法。

居民阶梯电价执行范围为省级电网供电区域内实行“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其中,使用预付费电能表的居民用户,在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前,可按购电量以年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其他“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在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前,应按供电企业抄表周期执行阶梯电价。供电企业抄表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个月。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如学校等),暂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电价水平按居民电价平均提价水平调整。

【小贴士】

阶梯电价怎么算

假如某城市实施的居民阶梯电价方案是:第一档电量为150度以内,不提价;第二档电量为150—270度,每度电加价5分钱;第三档电量为270度以上,每度电加价0.3元。

那么,不同用电量居民电费变化情况为:

A、若某家庭月用电量为150度,不实行阶梯电价时,每度电平均提高3分钱,每月电费将增加4.5元;若执行阶梯电价,则电费不增加。

B、若某家庭月用电量为270度,不实行阶梯电价时,每度电平均提高3分钱,每月电费将增加8.1元;若执行阶梯电价,只对150度到270度之间每度电提高5分钱。

C、若某家庭月用电量为350度,不实行阶梯电价时,每度电平均提高3分钱,每月电费将增加10.5元;若执行阶梯电价,对150度到270度之间每度电提高5分钱、270度到350度之间每度电提高3毛钱,电费增加30元,相对增加电费19.5元。

可见,与电价普调相比,实行阶梯电价后,月用电量在第一档以内的居民家庭,电费支出相对减少;月用电量超过一定数量后,用电量越多,增加电费相对越多。

此外,由于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设置每月10度或者15度免费电量,每年每户还可减少电费支出60元至90元。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改委将对药品展开出厂价格调查 整治药价虚高
下一篇:迈克-穆尔:中国入世对全球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