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地震局仅千分之一经费用于预报地震透出的信号
2011-12-02 01:08:54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地震经费仅千分之一用于预报!最近,国家地震局公布了一年经费细...
    

  地震经费仅千分之一用于预报!最近,国家地震局公布了一年经费细则:地震预报预测270万元;震情跟踪1700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5012万元;住房公积金7166万元;购房补贴8678万元;行政运行1.8亿元;机构运行2.1亿元。网友京华散人去年的一条微博,前日再次引起诸多网友的争议。近几年经历、目睹了国内外诸多大地震后,这样一个极低的经费数字也足以引发网民质疑。民众有这样一个感觉:自己缴的税大多用来养政府工作人员,却没有用来为自己提供应有的服务。(12月1日 中国广播网)

  地震局是干什么呢?地震局工作主要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科研等内容,那么地震局的经费支出就应紧紧围绕地震工作。然而,地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地震事务共需13.9亿元,其中最烧钱的事务叫做“地震事业机构”,需要支出7.2亿,其次当数“行政运行”1.8亿,而花钱最少的是“地震流动观测”只需140.3万,“地震预报预测”仅需270万,“震情跟踪”1700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5012万元。换言之,地震局的经费支出,不是以地震监测预报为主,而是以养人和养机构为主。

  据称,中国地震局共有下属单位46个,包括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5个研究所,1所高校,1个出版社和9个直属单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总数超过21500人。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要让系统的所有机构都正常运转,确实需要足够的经费做保障,“地震事业机构”支出7.2亿似乎也合理。但是,当我们看到地震局的业务支出相比于“地震事业机构”支出微乎其微时,甚至其“三公”经费支出6367.25万元也和业务支出差不多时,我们能指望地震局做好地震预测工作吗?我们能相信地震局是服务人民的机关吗?我们不得不质疑纳税人的钱是购买了服务还是被养人了?

  从理论上说,纳税人的钱是用来购买服务的。然而,事实是纳税人的钱多被用来养人养机关了,何谈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像地震局投入地震业务的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低就是必然的了。而地震局在我国算是“清水衙门”,缺少捞钱的机会和理由,每年尚且有十几亿的支出,其他政府部门的富裕可想而知。地震局是不是我国政府部门的一个缩影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政府部门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服务水平差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不是因为政府支出多用来养人养机构了无钱投入为民服务的业务呢?在笔者看来,除了公务人员服务意识差之外,政府“无钱”为民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要不浪费纳税人的钱,不能只喊提高公务员服务水平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改革政府机构真正进行“精兵简政”。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分享: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港媒:中国人努力寻找幸福和尊严
下一篇:中小银行是货币金融与资本金融之间的桥梁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