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两个月下行,11月跌至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预示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已成定局。分析人士指出,在通胀风险大为降低,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政策微调的空间会进一步加大。
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
-
。这是央行“预调微调”的举措,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此举也增强了市场对政策微调空间将进一步加大的预期。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中国制造业环境大幅恶化,结合超预期放缓的通胀率来看,预计增长将取代通胀成为政策的主基调。屈宏斌预计,未来6个月存款准备金率会下调3-4次,减税和保障房财政投入会有更大空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表示,结合通胀下行和增长放缓的趋势,近期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可能增加,预计央行对流动性的控制将进一步放松。
不过,很多专家也表示,政策微调并非意味着调控方向改变,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稍早在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曾表示,必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需加强微调,这并不意味着总量放松。
卢中原也指出,通胀压力虽然回落,但仍处在比较高的位置;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但仍在合理区间。这两个基本的经济走势决定了宏观调控基调不需要做出大的变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存准率下调 开启货币政策转向阀门 _
下一篇: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240亿元 _